为使更多的教授学习中国文化, 学校决定让戈鲲化在“教授俱乐部”举行讲座, 这才基本满足了教授们学习中国诗文的要求。戈鲲化以他特立独行的教学方式以及对中国厚重文化背景的深刻讲解, 赢得哈佛师生们的喜爱和尊重。在1880年哈佛大学举行的毕业典礼上, 校长埃里奥特在讲话中十多次提到戈鲲化为学校做出的特殊贡献, 每提...
戈鲲化成为了哈佛中美文化交流的标志,成为了哈佛不能忘记的历史。 时至今日,戈鲲化的画像依然挂在哈佛,他编写的《华质英文》虽然历经了130多年的风雨,但依然还是哈佛学生学习中国诗歌的重要教材。但戈鲲化却一直被中国人遗忘,人们能记住第一个留学生容闳,却遗忘了第一个出国授课的老师戈鲲化,他的名字直到今日依然不为...
戈鲲化于1879年10月22日正式在美国的哈佛大学开始教授中文课程。 虽然戈鲲化和外国人交往多年,但之前的外国人,都会一些简单的中文,但现在他要免得的人,是完全没有任何中国基础的外国人,初到哈佛大学,戈鯤化就努力攻克语言上的障碍,通过他的努力,自己也很快能用流利的英文和学生交流,他努力在处理着东西方文化的诧异,...
在1879年,也就是光绪五年,美国驻牛庄领事官鼐德代表哈佛大学邀请他去担任哈佛大学中文教习一职,为期三年,戈鲲化同意了。于是,经过了五十天的行程,戈鲲化一家到达了美国纽约,之后前往波士顿剑桥城开始了他在哈佛的三年教学生涯。仅仅三年,也就是这三年,让美国人记住了他的名字,一个来自清朝的中国老师。虽然清...
【题目】材料:戈鲲化(1838-1882年),字砚昀,安徽省休宁县城人。青少年时代天资聪颖、刻苦努力,尤其是官话和古典文学造诣更是名重一时。他曾在宁波的英国领事馆工作了十
1879年,戈鲲化迎来了人生当中一次重要的选择。在当时,美国对于汉学文化的研究,要比欧洲其他一些国家起步晚,不过在这一方面,哈佛大学却走在了前面。 那个时候外国人想要学习汉语,一般都会到中国内地来。但是哈佛大学,当时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们要把汉语老师,请到美国去任教,这种想法十分独特。而且,在当时国外的汉学圈子里...
戈鲲化,安徽怀宁人,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的清廷官吏,于1879年9月1日被哈佛正式聘为教授,是哈佛的第一位中国教授。《纽约时报》曾对戈鲲化作了长篇报道,呼吁从事商业交往、外事交往的美国人都学习汉语。哈佛给戈鲲化的薪酬是每月200美元(相当于20多个华工的工资),并报销往返差旅费。他生病期间,也给予了无微不至的...
这个中国人叫戈鲲化,是登上哈佛讲台的中国第 一人,他的照片至今仍挂在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的名人墙上。一个晚清的秀才缘何如此受美国人敬重呢?早年,戈鲲化在美国驻华领事馆任职。1879年,在他的中文学生鼎德的推荐下,受聘到美国哈佛大学任教三年,创立了哈佛大学的中文教育。彼时,清政府已衰败无能,弱国之下,自然...
戈鲲化不仅教授语言,更致力于文化传播,选择中国诗歌作为载体,以“诗言志”的民族性,深入美国人心。他编纂了《华质英文》一书,这是哈佛有史以来最早的以中英文对照介绍中国诗词的教材,其中收录了戈鲲化15首中文诗,配有英文译文及注解。在哈佛任教期间,戈鲲化以其独特的方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传播...
戈鲲化,这位生于安徽最南端小县城的文人,仅在清军幕府做过几年幕僚,后又担任英国驻宁波领事馆的中文秘书,竟被选中作为汉学领域的先锋,前往大洋彼岸教授中文。🚢 戈鲲化携妻子、五个孩子、一名女佣和一名女翻译,跨越太平洋,平安抵达纽约。他不会英文,甚至需要说服留美幼童到哈佛而非耶鲁上学。在哈佛的教学期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