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可识者曰:‘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敝。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唯见其恶,爱者止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起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可以兴矣。其大略如此。朕顾思之,恐不免斯过。公卿侍臣,可书之于笏,知而必谏也。”...
憎者唯见其恶,爱者止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起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可以兴矣。其大略如此。朕顾思之,恐不免斯过。公卿侍臣,可书之于笏,知而必谏也。" 答案 译文: 唐太宗感叹地说:“用铜作镜子,可以使我衣帽端正;用古代作镜子,可以了解兴盛、衰败;如今用人作镜子,可以...
憎者唯见其恶,爱者止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唐】魏征 û收藏 转发 评论 ñ4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查看更多 a 40关注 3粉丝 161微博 微关系 她的关注(4) 人民网 中国书画诗词院 中国新闻网 ...
憎者唯见其恶,爱者止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魏征 此条目已永久存储在区块链上 存证哈希: 8ca2e445b2650eb2668b194b2f83a880a8f869365457fce41ffec89705aebaa4 数字摘要: e2063681aef069e22f2f5631382e7d04433fa08abfa449be4d88eb3f4349f2c3 作者标识: 390e982518收藏 评论 37 评论 了解AI,轻松使...
朕比③使人至其家,得书一纸,始半藁④,其可识者曰:‘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弊。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唯见其恶,爱者止⑤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可以兴矣。’其大略如此。朕顾思之,恐不免斯...
“憎者惟见其恶,爱者止见其善”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憎恨的人,只会看到他的恶行;对于爱的人,只会看到他的善良。这句话强调了情感会影响人们对一个人的看法,人们的眼睛往往只会注意到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因此,这句话提醒我们要保持客观,不要让自己的情感偏见影响对一...
唐朝魏征说的:“憎者唯见其恶, 爱者止见其善。爱憎之间, 所宜详慎。”作者:罗翔 出处:《圆圈正义:作为自由前提的信念》 2024-07-03 938人喜欢 评论 了解AI,轻松使用,从这里开 ☜ 这些AI工具太好用了,1个顶10个都不止...相关语录爱憎 所以,报应主义是限制了刑罚权 罗翔 《罗翔说刑法系列》 1....
天下之事有善有恶,憎者唯见其恶,爱者止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 k收起 f查看大图 m向左旋转 n向右旋转û收藏 转发 评论 ñ赞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相关推荐 e刷新 +关注 Y车评_王珍美慧 02月12日 00:12 新年快乐...
今魏徵逝,一鉴亡矣。朕比使人至其家,得书一纸,始半稿,其可识者曰:‘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弊。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惟见其恶,爱者止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可以兴矣。’其大略如此。朕顾思之...
朕比使人至其家,得书一纸,始半稿,其可识者曰:‘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弊。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唯见其恶,爱者止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可以兴矣。’其大略如此。朕顾思之,恐不免斯过。公卿侍臣可书之于笏(hù),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