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虫论坛-学术科研互动平台 » 学术交流区 » 论文投稿 » 论文写作 » 大家有没有感受到慕格润色质量下降好多2 1/1 返回列表 查看: 1480 | 回复: 2 查看全部回帖@他人 存档 新回复提醒 (忽略) 收藏 在APP中查看 当前只显示满足指定条件的回帖,点击这里查看本话题的所有回帖 ...
以帕米尔东缘的慕士塔格公格尔山为试验区,利用2001年ASTER遥感数据,综合空间锐化增强处理、比值图像取阀值和目视判读等提取冰川边界;利用ASTER的同轨立体像对提取DEM,区分表碛覆盖的冰川范围;自动、半自动和人工量算冰川的有关参数,进行冰川解译和新的冰川目录编制.与中国冰川编目数据对比分析,1962/1966—2001年间研究...
对慕士塔格西坡冰碛物粒度及磁化率分析表明: <1 mm的冰碛物以4~6 (0.063~0.016 mm)含量为主, 平均粒径(Mean)在2~6 之间, 分选系数(δ)在1~3之间, 峰态系数(Kg)为1.5~3.5, 偏度(SK)系数在-2~2之间;磁化率分别与时代较老的冰碛土的粘土, 和时代较新的冰碛土的粗砂成正相关. 土壤发育过程和风力...
“慕士塔格峰下即景”出自《中国民族美术》期刊2018年第4期文献,主题关键词涉及有慕士塔格峰等。钛学术提供该文献下载服务。
利用2003年6月1日~8月25日实测的水文数据, 分析了慕士塔格峰卡尔塔马克冰川融水径流的变化特征. 卡尔塔马克冰川融水径流主要集中在6~8月, 其存在着明显的日变化过程, 融水径流受控于温度及降水要素. 同时, 对8月10~23日采集的冰川径流样品及部分降水样品的pH、 EC(电导率)和主要离子(Na+, K+, ... 查...
慕士塔格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其22.56m长的冰芯中所记录的甲酸、乙酸平均含量分别为186.6±160.1和136.4±133.9 ng/g.冰芯上部的甲酸、乙酸和硝酸根离子的含量都比较高,并且甲酸和硝酸根离子之间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可能与这两种离子都是来自于内陆有关.甲酸、乙酸含量随深度呈现周期性变化,它们之间却没有... 查看...
分析了该冰芯上部51.6m近百年来NH^+4浓度记录.结果表明,慕士塔格冰芯中NH^+4浓度自20世纪初突然降低后平缓过渡至1930s,其后缓慢增加,在1966/1967年略有下降后呈持续增长趋势,至1990s末达到最大.冰芯中NH^+4浓度的增加与邻近气象站和北半球升温趋势相似,反映了温度对NH3排放的影响.慕士塔格地区大气中的NH3主要...
2001年7月4日至8月8日,在慕士塔格峰西侧的洋布拉克冰川海拔4600~4460m区间的冰舌段,进行了短期的冰面消融观测.慕士塔格峰冰川区暖期短,冰面强消融时期比较集中.观测期间,冰面纯消融厚度为640~1260mm水层,日平均消融厚度达26~39.6mm,推算冰舌区年消融量不低于1700~2000mm,比青藏高原内部的冰川消融强烈的多...
摘要:慕士塔格冰川海拔7 010 m处的冰芯钻孔温度的观测结果表明, 该处冰温变化曲线在夏末依然呈暖季型, 其冰层的整体温度(-26.17~-25.63 ℃)和最低温度(-26.17 ℃)是目前中低纬度山地冰川中最低的, 而底部冰床温度(-25.73 ℃)则是目前所有实测冰床温度资料中最低的. 在积累区, 海拔6 250~7 010 m之间...
摘要: 分析了慕士塔格冰芯记录的过去45年以来Pb浓度变化.研究发现,冰芯中Pb浓度从1973年开始大幅度升高,中间分别在1980和1993年附近出现了两个高值阶段,从1993到现在,Pb浓度又逐渐开始降低.研究表明,慕士塔格冰芯中Pb浓度变化主要与来自于西面的中亚5国Pb工业活动有关,而当地的人类活动的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