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岁大旱,年仅六岁的慕天颜从外面回家,满街惨象让他小小的心灵十分难受,在爷爷慕容三让领他在院子中散步时,他突然指着自家的粮仓说:“满街饥民都快饿死了,咱家留这么多粮食干啥呢?怎么不拿出来救人性命?”天颜祖父慕容三让曾任河南灵宝知县。祖父一听,心中为之一震:自己平时卖生放生,...
纪念慕天颜诞辰400周年”特稿之一:还慕天颜应有的清名□李世恩慕天颜(1624—1696),明末清初平凉府静宁州城人,是清代平凉第一位进士和《清史稿》中唯一立传的乡贤,也是康熙年间朝野上下具有较大影响的能吏名臣。评价一位主政一方的历史人物,除政绩外,是否“清廉”是一条十分重要的标准。廓清慕天颜生前...
慕天颜(1623年-1696年),字鹤鸣,又字拱极。甘肃静宁人。清初政治人物。 简介 生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十五岁补州诸生,信仰佛法,至城郊西岩寺山研读《大藏经》。顺治三年(1646年)乡试中举,顺治十二年(1655年)三甲进士,出任钱塘知县,迁福建兴化(今莆田县)知府。康熙九年(1670年),升湖广上荆南道道员,因闽浙总...
慕天颜听到后十分震怒,遂严令苏州知府立即核查这一账务,如果按日交纳,并无缺欠,复函即可;如果确系寺僧抗违不遵,立即将该寺僧众尽行驱逐远方,不许潜踪染指,然后另选素有德行的僧人,与育婴堂共同管理,履行前约。 与皈依佛门而无慈心善行的僧人相比,身在官场的慕天颜更...
央广网兰州12月20日消息(记者李红军)12月20日,在陇上乡贤、康熙名臣慕天颜诞辰400周年之际,由中共平凉市委、平凉市人民政府策划,平凉市委宣传部、平凉市文旅局出品,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慕天颜集》首发仪式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这是慕天颜著作在清代康熙、道光年间两次刊印后,第一次以现代读本的方式走进读者...
慕天颜—搜狗百科 中华慕氏网 2009年4月30日 慕永明 《清史稿》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六十五 慕天颜阿山噶礼 慕天颜,字拱极,甘肃静宁人。顺治十二年进士,授浙江钱塘知县。迁广西南宁同知,再迁福建兴化知府。康熙九年,擢湖广上荆南道。总督刘兆麒疏言天颜习边海诸事,请调福建兴泉道。寻擢江苏布政使。十二年,丧母...
慕天颜(1624—1696)字拱极,甘肃静宁人。清代官吏。顺治十二年进士。授浙江钱塘知县,康熙间历任江苏布政使、江宁巡抚,请疏浚吴淞江、刘河等,又请免荒田赋额,皆报可,坐事去官,起为湖广巡抚,终漕运总督,有《抚吴封事》、《楚黔封事》、《督漕封事》。
1. 慕天颜的慈善之路 1.1. 【乡贤的崛起】慕天颜,这位来自陕西静宁州的乡贤,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才智。在明末清初的动荡岁月里,他凭借才智和政绩,从乡贤逐渐崛起为江南抚台。他深知民间疾苦,常怀仁爱之心,致力于改善民生、救济灾民。在他的治理下,江苏地区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这些慈善之举,赢得了...
七月初,慕天颜一行抵达台湾安平镇王城,与郑经会面。郑经虽表面友好,内心却颇多抵触。当慕天颜请其接诏书时,他以“非清廷臣下”为由拒绝,但对明珠的信却当场拆阅,并表示两岸已三四载无战事,应相安无事,不必逼迫过甚。慕天颜则晓以古今兴亡之迹、向背利害之由,劝其认清时势,顺应天下大势。他强调,...
其就任江苏布政使之后的重要奏疏《慕中丞疏稿》,以及江南士绅辑录慕天颜等官员政绩的《兴革事宜略》,曾于康熙、道光年间两次刊印,现辑为第一编“《慕中丞疏稿》全集”、第二编“《兴革事宜略》选录”,内容丰富,既是其个人的行政履历,更是其任职各地乃至康熙前期整个国家的历史实录,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