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注释】(1)慎终:人死为终。这里指父母的去世。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2)追远:远指祖先。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译文】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求知】终是指人死,生命终...
慎终者丧尽其哀——《论语》悟读【475】 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 《论语》第十九篇第十四章: 【原文】 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译文】 子游说:“丧事做到尽哀就可以了。” 【悟读】 水源木本承先泽,春露秋霜展孝思。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不忘初心,慎终于始。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慎...
所谓人生,只有生与死两件大事,即生命的两头,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生问题的重点,在于养生送死。 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本章子游的思想是根据夫子的传统延伸而来,他对于当时社会风气中,对丧礼过分之铺张,有一个修正的论调,认为丧事诚心哀痛,足矣,表面铺张隆重,内心毫无哀痛,非丧礼之精神;而哀至于伤,更非儒...
故儒者就理智言,虽不肯定人死有鬼,而从人类心情深处立教,则慎终追远,确有其不可已。曾子此章,亦孔门重仁道之一端也。 孔安国注:“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君能行此二者,民化其德,皆归于厚也。” 慎终者。慎是谨慎,终是寿终。父母寿终时,须依丧礼,谨慎治理丧事。父母之丧,以哀戚为...
①慎终:人死为终。这里指父母的去世。终,郑注,老死曰终,《礼记·檀弓》说,君子曰终,小人曰死。旧注说:慎终者丧尽其哀。②追远:远指祖先。旧注说:追远者祭尽其敬。③德:此处指因其天性形成的民风民俗。《乐记》云,德者性之端也。《淮南子·齐俗训》,得其天性谓之德。【释义】曾子说:...
超荐先亡 传承孝道《论语集解》曰:“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意思是对待父母长辈的丧事和祖先的祭祀,要依礼尽哀、恭敬虔诚,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沿袭千年的孝道。清明期间,人们常通过祭祖、扫墓、燃香、供花果等方式来表达对故去亲人的 - 安义县龙安万寿
高强度系法适用于可制作锚的构件表面不太光滑时。 答案: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手机看题 问答题 网孔方程是以网孔电流表示的(1)方程;节点方程是以节点电压表示的(2)方程. 答案:1、KVL 2、KCL 手机看题 AI智答 联系客服周一至周五 08:30-18:00 剩余次数:0 ...
孔子曰慎终追远。孔安国谓慎终者“丧尽其哀”,伊川则以“礼”易“哀”。此意若何?这几天正耽思不得。忽见西人之丧,有饱含深情之幽默,方悟。盖常人之情罕有不哀者,而戒慎之心或有不及,于礼或不尽也。还是宋儒通达。O72岁小布什出席葬礼强忍泪水 轻拍父亲灵柩 (图) ...
养亲、敬亲、谏亲和慎终追远,构成了儒家孝道的基本内涵。曾子是孔子孝道的传承者,“慎终追远”就出自曾子之口。“慎终”是指按照丧礼慎重办理父母丧事;“追远”指春秋祭祀,以示怀念追思祖先。 孔子非常重视丧祭之礼,但他重视的是在这种礼仪中子女所滋生的内在的自然亲情,而不是片面追求丧葬之礼外在的周密...
追远:远,指祭礼言。死者离开我的日子已经很久了,能时时追思而不忘,然后才有了祭礼。和活着的人相处,容易掺杂功利计较的心思,而人与人间所应有之深情厚意,常常被掩盖而不易见。惟对死者,就是仅有情意,绝无报酬利害的心思,乃容易见其情意之深厚。故丧祭之礼能完全表现出其哀与诚,可以激发人心,使人道民德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