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穴名意指脾经下部诸穴传来的经气由本穴上冲腹部。本穴物质为脾经腿膝下部经气汇聚而成,在本穴的运行为受热后的上冲之状,故名。 2)慈宫、上慈宫。慈,仁慈也。宫,聚散之所也。上,上部也。慈宫名意指本穴的上行气血非高...
针灸穴位 慈宫穴 说明指导书.docx,针灸穴位 慈宫穴 说明指导书 总述 慈宫。经外奇穴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位于脐下6寸,旁开2.5寸,当耻骨联合中点旁开2.5寸腹股沟内取穴,左右计2穴。浅层布有腹壁浅动、静脉,第12胸神经前支和第1腰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及前皮支,深层
冲门为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慈宫、上慈宫、冲脉。属足太阴脾经。冲门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冲即冲要,门即门户,此穴在气街,部位重要,相当于下肢与腹部间的门户,故名冲门。【腧穴释义...
紫芽每日一穴 | 冲门 | 小名上慈宫,穿过身体里的“午门” 冲门| 足太阴脾经 | 冲气以为和“行住坐卧,总当调心。但卧多则昏沉,立多则疲极,行多则纷动,其心难调。坐无此过,所以我用耳。”明·袁了凡 《静坐要诀·豫行》
四 足太阴脾经02.考正穴法19胸乡、20周荣、21大包 382016-06 7 四 足太阴脾经03.经脉循行及病候(灵枢.经脉) 582016-06 8 四 足太阴脾经04.经脉循行歌 242016-06 9 四 足太阴脾经05.络脉、经别 292016-06 10 四 足太阴脾经06.经筋 342016-06 查看更多 ...
慈宫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浅层布有腹壁浅动、静脉,第12胸神经前支和第1腰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及前皮支;深层,下外侧在腹股沟管内有精索(或子宫圆韧带)、髂腹股沟神经和生股殖神经生殖支。主治 泄泻,痢疾,月经不调等。操作 直刺0.5~1寸。灸5~7壮;或温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