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寺石窟位于陕西省麟游县城东6公里处的漆水河西南岸。石窟开凿于隋仁寿年间(601-604年),唐高宗永徽四年(654年),又大规模续建。慈善寺石窟是为隋唐两朝皇帝到麟游消夏避暑做佛事所建。2001年06月25日,慈善寺石窟作为隋、唐时期文物,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历史沿革 陕西宝鸡...
京西一带素有“一溜边山府,七十二座坟”的俗语;慈善寺也有碑记载:“兹惟天太山慈善寺,居西方则极乐之地。”(清嘉庆五年《重建天太山慈善寺大悲坛碑记》)可以看到,清朝时期西山有大片土地成为了内城旗人的坟茔,慈善寺也极有可能是为旗人提供祭祀服务的仪式场所,直至今日寺庙周边的村落仍沿用着旧时“佟家坟”...
二号窟主尊而今天我们要讲的慈善寺石窟,就位于陕西省麟游县城东的漆水河畔,是隋唐时期的皇家佛寺,也是长安城以西最主要的一个皇家石窟佛寺。麟游县所在位置慈善寺石窟所在位置现在这里已没有寺庙,幽静的山间,溪水潺潺,树木葱郁,现存的造像,圆润丰满,工巧绝妙,时代风格鲜明,是隋唐皇家寺院佛教艺术精品之作。...
它是京城西郊的一处隐秘古刹,静谧地坐落于石景山区潭峪村东北的天泰山上,这便是慈善寺,一个融合了佛教、道教与民间信仰,承载着丰富历史记忆的地方。今天,就让我带你走进这座古寺,感受它独特的魅力。慈善寺,虽无确切的面积数据,但其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足以让人流连忘返。旺季时,这里9...
慈善寺石窟,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城东6千米处的漆水河西南岸。慈善寺石窟开凿于隋仁寿年间,唐高宗永徽四年(654年),又大规模续建。慈善寺石窟有洞窟3个,第1窟为椭圆形,穹窿顶,窟内雕3佛,均高4米余。第2窟为大像窟,平面马蹄形,穹窿顶,窟内正壁雕造高达4.7米的立佛像,左右壁各有一尖拱形浅龛...
其开凿于隋仁寿年间,现保存有三大石窟,以及散布在山崖间的九龛,共40余尊造像。历经千年的慈善寺石窟建筑及造像雕刻弥足珍贵,是隋唐皇家寺院佛教艺术精品之作,亦代表了隋唐时期佛教造像的最高艺术水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尤以三大窟中的1、2号石窟所存造像最为精粹绝妙。新民晚报记者 夏菁岑 ...
探索北京的周末去处,不妨考虑慈善寺,这座位于石景山区天台山的古老寺庙,又称天台寺。这座寺庙融合了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始建于明末清初,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冯玉祥将军曾在此隐居,后来还发动了著名的“首都革命”。沿着导航,你会发现山路修得很平整,缓缓盘行而上,青山、蓝天和白云映衬下,慈善寺的红墙渐渐映入眼帘...
慈善寺位于北京石景山区潭峪村东北的天泰山上,夏季来半山花海赏花时,特意来此看看,可惜大门紧闭,昨日得知慈善寺已经开门,今日便迫不及待到此一游!慈善寺是一座集佛教、道教和民间诸神为一体的庙宇,民国初年张恨水先生审编的北京旅游指南中说,“进山门后有七座小庙,号庙七,是乾隆游寺时敕建,是按北斗七星...
坐落在天泰山西崖之巅平台之上的慈善寺(天泰山又作天台山),坐北朝南,群山谷地之中心,左右与后方皆有靠山,又有永定河蜿蜒流过。这座距京城40余里的寺庙,山不高但很秀丽;寺不大却很幽深。过去香火旺盛之时,还有一首民谣在此处传唱“耕读山水间,古刹好春眠;人骑白鹤去,皇帝也不换”,体现了慈善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