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二首·其七【作者】张九龄 【朝代】唐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译文 注释 江南 丹桔叶茂枝繁,经冬不凋四季常青。 哪里是因为她所处地方的气候温暖,而是具有松柏品性。 荐之嘉宾必受称赞,山...
《感遇十二首·其七》是唐代名相张九龄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感遇十二首·其七 唐·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翻译 江南丹桔叶茂枝繁,经冬不凋四季常青。 哪里是因为她所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感遇十二首(其七)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①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②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注】①岂伊:岂唯。②荐:进献1.试分析诗中丹橘的形象。2.请赏析这首诗的最后两句。相关知识点: ...
19.感遇十二首(其七)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
感遇十二首.其七 原文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的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译文 江南丹桔叶茂枝繁,经冬不凋四季常青。岂止南国的气和暖,而是具有松柏品性。荐之嘉宾必受称赞,山重水阻如何进献?命运遭遇往往不一,因果循环奥秘...
感遇十二首·其七 [唐代]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这首诗是唐代名相张九龄《感遇十二首》组诗中的第七首。《感遇十二首》作于张九龄在荆州长史任上。这组诗旨在托物言志,表达自己的理想操守。本篇...
晚年遭馋毁,忠而被贬,“每读韩非《孤愤》,涕泣沾襟”,遂作《感遇十二首》。 开头以橘起,最后以橘结,前呼后应,且深化主题。开头两句,诗人就以饱满的热情,颂扬橘树经得起严冬考验,绘制了一幅江南橘林的美丽图景。橘树经得起严冬风霜的熬煎,终年常绿。这里,诗人不仅写了橘树的外形,而在着意表现它坚强不屈的精神。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感遇十二首·其七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
鉴赏古诗词《感遇十二首·其七》·张九龄 全文如下: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鉴赏:整体赏析这首诗是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后所作,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以丹橘自比,通过对丹橘的赞美和命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