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野(receptive field),感受器受刺激兴奋时,通过感受器官中的向心神经元将神经冲动(各种感觉信息)传到上位中枢,一个神经元所反应(支配)的刺激区域就叫做神经元的感受野。又译为受纳野。末梢感觉神经元、中继核神经元以及大脑皮层感觉区的神经元都有各自的感受野。随感觉种类不同,感受野的性质、大小也不一致。 皮肤...
感受野大小的计算是个递推公式。 再看上面的动图,如果feature map 上的一个元素A看到feature map Layer1 上的范围为3×3(图中绿色块),其大小等于kernel size k2,所以,A看到的感受野范围r2等价于Layer1上3×3窗口看到的Layer0 范围,据此可以建立起相邻Layer感受野的关系,如下所示,其中rl为Layerl的感受野,rl−...
我们用分别kn,sn,rn表示第n层的kernel_size,stride,receptive_field,通过对n-1层输出特征图的kn×kn个感受野为rn−1的特征单元卷积得到的n层输出特征单元最大的感受野为rn−1×kn,但在对n-1层输入特征图进行卷积时,经常会由于sn−1小于kn−1而存在重叠,因此要减去个重叠部分(kn=2存在一个重叠部分,kn...
每经过一个conv kxk s1的卷积层,感受野 r = r + (k - 1),常用k=3感受野 r = r + 2, k=5感受野r = r + 4 每经过一个conv kxk s2的卷积层或max/avg pooling层,感受野 r = (r x 2) + (k -2),常用卷积核k=3, s=2,感受野 r = r x 2 + 1,卷积核k=7, s=2, 感受野r = r x...
1. 感受野的概念 在卷积神经网络中,感受野(Receptive Field)的定义是卷积神经网络每一层输出的特征图(feature map)上的像素点在输入图片上映射的区域大小。再通俗点的解释是,特征图上的一个点对应输入图上的区域,如图1所示。 图1:用图形理解感受野概念 2. 感受野的例子 (1)两层3*3的卷积核卷积操作之后的感受野...
在CNN中,决定某一层输出结果中一个元素所对应的输入层的区域大小被称作感受野(receptive field),指的是神经网络中一个神经元可以感知到的区域,在CNN中,即featuremap上某个元素的计算受输入图像上影响的区域,这个区域就是该特征图上的元素的感受野。 以上图为例,Layer1是一个featuremap,第一个元素对应的感受野是Lay...
———感受野的定义: 卷积神经网络每一层输出的特征图(feature map)上的像素点在原始图像上映射的区域大小。简单理解为:感受野是描述卷积核能够“看到”的区域(下面的大的区域) ———在机器视觉领域的深度神经网络中有一个概念叫做感受野,用来表示网络内部的不同位置的神经元对原图像的感受范围的大小。 感受野...
A+醫學百科>> 感受野 感受野(receptive field),感受器受刺激興奮時,通過感受器官中的向心神經元將神經衝動(各種感覺信息)傳到上位中樞,一個神經元所反應(支配)的刺激區域就叫做神經元的感受野。又譯為受納野。末梢感覺神經元、中繼核神經元以及大腦皮層感覺區的神經元都有各自的感受野。隨感覺種類不同,感受野的性質...
我们中心敏锐的视觉也会像有效的感受野一样迅速衰减,这与高斯分布非常相似。 令人惊讶的是,这种效果也自然存在于CNN网络。 注释:有些鸟类,如蜂鸟,做复杂的空中运动,有两个而不是一个中央凹,这意味着他们有一个尖锐的准确的视觉,不仅在中央区域,而且在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