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尼斯瓦夫·莱姆作者 陈灼译者 作者简介· ···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1921—2006),波兰著名作家、哲学家。当过汽车技工,终获医学博士学位,创立波兰宇航协会。代表作有《索拉里斯星》《未来学大会》《惨败》等。作品多聚焦哲学主题,探讨科技对人类的影响、智慧的本质、外星交流,以及人类认知的局限等。1996年...
2021年波兰“斯坦尼斯瓦夫·莱姆年” 暨莱姆诞辰100周年 为什么会有莱姆这样的人呢?他是20世纪波兰最杰出的作家之一,甚至也可以说是最杰出的科幻小说家。他的文学才华和智慧,以及他戏剧般的人生,共同铸就了这位奇才。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残酷地摧折了他的青春。有着犹太家庭背景的他,被迫隐姓埋名,改变身...
莱姆擅长在科幻作品中探讨哲学与人性。他既是硬核科幻大师,探讨超前时代的科技主题,又是现实主义哲学大师,在宏伟的主题中思考人性。书中提到的费米悖论的“窗口期”理论非常有趣!莱姆写道:“蜉蝣的生命只有一天,文明也是如此。要找到它们,实在太难。我们要找的其实是文明的蛹,而不是成虫。”不够成熟的文明无法沟通,...
而《惨败》继承了此前作品的各种基因,很难用一个词概括。在各种似曾相识的情节交错中,《惨败》成了莱姆一部集大成的总结性作品,如果先看它,其他几部的吸引力会大大降低,包括口碑爆棚的《索拉里斯星》。先是帕韦斯,再是特恩普,《惨败》的主人公其实是两次获得生命的同一个飞行员,经历了从泰坦到昆塔的两次与外...
《惨败》更像是人类终于得到了与那个主接触的机会,而史无前例的接触总是那么荒谬可笑,莱姆怎么舍得以这样的结局对待笔下的昆塔,怎么舍得将这个使命交由人类来执行,怎么有勇气将刀尖直戳自己的灵魂深处。很像刘慈欣《三体》里提到的黑暗森林法则。我在想,一个没有见过石头的人,是不是初次见到石头也会心怀恐惧以至...
《惨败》出版于1987年,是莱姆一生创作中的最后一部虚构类文学作品,也是他篇幅最长的科幻小说。可以说,莱姆在《惨败》中集合了他此前所有科幻小说的哲学核心,是一本名副其实的集大成之作。这本书的内容,我会从三个角度出发去概括,分别是情节与人物、引用与隐喻、科学与哲学。本期视频,我不会剧透,故事梗概也涉及...
网易云音乐是一款专注于发现与分享的音乐产品,依托专业音乐人、DJ、好友推荐及社交功能,为用户打造全新的音乐生活。
“无论你做什么,只要不撤退,都会沦为一场惨败。”《惨败》 作者:【波兰】斯坦尼斯瓦夫·莱姆 译者:陈灼🔍 这是一场人类与异星文明的悲剧性遭遇。面对一个未知的异星文明,人类以其固有的思维模式,从试探到打击,最终将这个星球推向了绝境,自己也陷入了困境。🌌 在这片浩瀚的宇宙中,人类至今尚未遇到其他文明,...
译林出版社莱姆文集系列第六期——《惨败》。《惨败》出版于1987年,是莱姆一生创作中的最后一部虚构类文学作品,也是他篇幅最长的科幻小说。莱姆在《惨败》中集合了他此前创作的所有科幻小说的哲学核心,是一本名副其实的集大成之作。这本书的内容,我从三个角度出发去分析
[波]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 / 2021 / 译林出版社 对于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宇宙的静默,似乎成了一种挑衅。 这是我读莱姆的第二部作品,比起《索拉里斯星》,这一本有着更为饱满的情节、人物和设定,想要传达的内容也远不止人类中心主义。 索拉里斯星 8.5 [波]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 / 2021 / 译林出版社 如果细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