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誉还提到,“从评级角度来看,近年来巨额财政赤字和不断上升的政府债务,侵蚀财政缓冲能力”。据中国财政部网站10日消息,该部有关负责同志就惠誉国际信用评级公司下调我主权信用评级展望有关问题表示,中国政府一直坚持统筹兼顾支持经济发展、防范财政风险和实现财政可持续等多重目标,根据形势变化,统筹需要与可能,科学...
4月9日,惠誉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理由是中国经济在转向新增长模式的过程中面临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包括房地产和人口问题、国家债务问题,以及经济增长率下降问题等,这将给公共财政带来风险,导致中国经济前景“恶化”。当评级机构发布评级时,它通常会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这个预测之所以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1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戴瑶 记者 赵安琪)针对惠誉国际信用评级公司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0日下午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表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中国维护主权信用的决心和能力也不会改变。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图片来自外交部 4月10日...
惠誉下调中国信用评级,展望了下调的程度是由“稳定”调为“负面”。调整的主要因素是财政可持续性问题,重点是从财政赤字、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平台债务等角度提出了风险上升的担忧。这么样一个国际的信用评级公司,把我的评级展望下调了,这个事儿很大?站在我们的角度来说,这不是什么大事,对我们国内产生不了什么直...
外交部回应 在10日外交部记者会上,有记者就惠誉国际信用评级公司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提问。“你提的这个问题我注意到中国财政部已经作出了回应。”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我想告诉你的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中国维护主权信用的决心和能力也不会改变。”(环球网)
更重要的,中国政府不允许地方出现财政赤字,在债务规模没有扩大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不会再出现其他方面的债务风险,也不会像美国一些地方一样,出现政府破产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惠誉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完全没有道理,也没有依据。再者,融资平台债务结构合理。惠誉可能太不了解中国,不了解融资平台与政府的...
惠誉时隔近17年下调我们的主权信用展望评级且未来可能直接把等级往下调,到底是出于客观评级的需要还是另有它意?惠誉给出的理由很多但在我看来主要指向一个方面——政府债务,具体如下。第一,惠誉认为中国的广义政府赤字从去年的5.8%上升到今年的7.1%,不仅是2015至2019年平均水平3.1%两倍多是超过了A级别国家3%...
总的来说,惠誉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虽然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和担忧,但这并不足以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我们应该以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这一事件,既要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也要看到中国政府的积极应对和有力措施。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和期待,相信中国有能力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
与此同时,另一家评级机构惠誉也做出了类似的调整。惠誉在6月19日发布的报告中预计,今年中国房地产销售将下降15%至20%,而此前该机构预估的降幅仅为5%至10%。两家评级机构均将这一调整归咎于中国房价跌幅大于预期,令购房者望而却步。事实上,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并非一蹴而就。近年来,随着政策调控的加强和...
这么来看惠誉下调中国评级展望是正确的?并非如此,我认为惠誉至少忽略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评级标准存疑,前后不一。惠誉将地方债问题作为下调展望的重要因素,可问题是相比于前几个月当下的地方债化解成效已逐步显现,存量城投债余额和融资利率均有所下降,整体风险有所降低。为什么之前没有下调,现在情况好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