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修行之路崎岖曲折,但其中的一位大德,名叫惟则禅师,留下的故事更为传奇,他用了整整40年时间来坐禅入定,生活于山林之间,与虎豹共舞,最终通过一段言简意赅的开示,将禅修的要诀传授给一个樵夫,这一段引人深思的故事,值得深入探讨。惟则禅师的修行 在北宋时期,有一位名叫惟则禅师的高僧,年轻时受到...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慕道者来到翠屏岩,加入惟则禅师的修行行列。他们在这里感受到了佛法的深邃和禅师的智慧。翠屏岩上白云飘空、草木迎人、虎往鹿行、鸟飞虫鸣,成为佛窟禅派的圣地。一坐四十年,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漫长而难以想象的岁月。但对于已证悟无限时间、融入大化之中的惟则禅师来说,这只不过是...
四祖下七世金陵牛头山忠禅师法嗣佛窟惟则禅师天台山佛窟岩惟则禅师者,京兆人也。姓长孙氏。初谒忠禅师,大悟玄旨。乃曰:“天地无物也,物我无物也。虽无物也,而未尝无物也。如此,则圣人如影,百姓如梦,孰为死生哉?至人以是能独照,能为万物主,吾知之矣。”遂南游天台,隐于瀑布之西岩。元和中慕道者日至。
惟则禅师以虎豹为法侣,深山参禅四十载,终证大道 | 文 青衫文斋 宋朝末年,惟则禅师在浙江天台山翠屏岩的佛窟庵修行,著有《天如惟则禅师语录》传世。惟则禅师大悟后,南游天台山,隐于西岩瀑布之下。他认为“天地无物也,物我无物也。虽无物也,而未尝无物也。如此,则圣人如影,百姓如梦,孰为死生哉?至人以是...
” 惟则早年薙发,在未遇明师前曾有一段时日在盲修瞎练的过程中渡过, 后来游历天目山,礼拜中峰明本为师之后,才知晓何谓参禅学道,蹉跎岁月的辛酸使得他后来自觉地拣别禅净,乃至倡言“禅净一致”,并且成为临济宗虎丘派之传人。主要成就 惟则禅师的主要着作有《天如和尚语录》、《楞严经会解》、《净土或问》...
于是南游天台山,隐于瀑布旁 的西岩.唐元和年间,仰慕其道的人日渐增多.弟子可素,就在岩 上修建了房屋,因而渐成法席。佛窟的名称便从惟则禅师开始.如何是那罗延箭?”师曰:“中的也。”忽一日告门人曰:“汝其勉之。”阅二日,跏趺而寂。后三年,塔全身于本山。﹝唐韩乂撰碑,今存国清寺。有...
一代高僧:天如惟则禅师 天如惟则(1286-1354)是元朝临济宗禅师,江西省吉安县人,俗姓谭,幼年于禾山剃度,后来至浙江省天目山参学,得法于中峰明本禅师(1263-1323),成为法嗣。据《天如和尚语录》云:“(惟则)十岁以来,拍盲学坐,将贪嗔癡当头按下。” 惟则早年薙发,在未遇明师前曾有一段时日在盲修瞎练的...
宋朝时,惟则禅师在淅江天台山修行。他自己搭建了草庵,以山中野果充饥,常年独居山中。有一天,一个樵夫路过庵边,见到惟则禅师,好奇的问道:你在此住多久了?惟则禅师回答道:“大概已易四十寒暑。”樵夫又问:“你一个人在此修行吗?”惟则禅师点头道:“丛林深山,一个人在此都已嫌多,还要多人为何?”樵夫:“你没...
那么我们常说到天下名山僧占多,实际上天下名园也是僧占多。苏州四大名园举世闻名,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的狮子林,是元代的一个大禅师所建,最早叫狮子林寺,是一个寺院。这个禅师就是我们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天如惟则禅师。 天如惟则禅师是我们上一次讲的元朝最杰出的禅师中峰明本禅师的弟子。因为具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