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罇空》全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床头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云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罇空对月。 天生吾徒有俊才,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 ...
如果《将进酒》版本已经展现了李白的狂放不羁,那么《惜罇空》版本中的李白简直是狂放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在《惜罇空》中,李白不再仅仅是父母的对镜慨叹,而是以自己的角度,表达自己的情感。他的才能不仅仅是“我的才能能够再得来”,而是“我就是天生有俊才”;他的呼告也不再是“请大家为我倾耳细听”,而...
《将进酒》这首千古名篇,千百年来为众多读者所喜欢。许多人张口能诵。但是在1990年敦煌的一次考古发现中,专家们看到了唐代文献中不一样的《将进酒》。此文为唐人的手抄本,我们来看一下这篇文章《惜罇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床头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云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
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偶然瞥见一张敦煌本《惜罇空》的图片,初读之下,竟与广为人知的《将进酒》颇为相似。细加揣摩,方知此乃敦煌版《将进酒》之珍稀抄本。逐字逐句品味,不禁为之惊叹:字迹清晰,每一字每一句都令人陶醉,读毕更是畅快淋漓。我竟对此版本情有独钟。现将敦煌版《将进酒》抄录如下:1君不见黄河之...
敦煌版的《将进酒》原名《惜罇空》,现今普遍认为是李白的最早原作。这里的“罇”与“樽”虽异,却同指古代盛酒的器具,仅材质上,“罇”为陶土所制,而“樽”则是木制。诗题之意,在于表达“酒杯空了”的遗憾,与“将进酒”的主旨并无二致。然而,到了宋版《将进酒》,原本借酒消愁的李白形象被赋予了更多“...
宋版《将进酒》大家都很熟悉,我们直接说1900年考古学家在敦煌发现的唐朝手抄版的《将进酒》,也有学者叫它:《惜罇空》。唐朝手抄本《惜罇空》原文里,有六句和宋版《将进酒》不一样。大家仔细看就知道,这六句中,有两句不疼不痒,大家不用详细考究。另外四句,值得说一下。第一句明显不一样 宋版说:君不...
敦煌版的《将进酒》原名《惜罇空》,目前基本确认是李白最早的原作。题目里的“罇”即“樽”,是古代盛酒的器具,但从文字上论,其中的区别在于“罇”是陶土做的, “樽”是木头做的。题目顾名思义,是“可惜酒杯空了”,与“将进酒”的意思倒也没差。不过宋版的《将进酒》把原先借酒浇愁的李白搞出了点“正能量...
《惜罇空》与《将进酒》都是与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相关的诗作,但两者之间存在一些显著的区别。以下是对这两首诗的具体比较: 一、诗作内容差异 诗句差异: 《将进酒》中的部分诗句在《惜罇空》中有所不同。例如,“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在《惜罇空》中变为“床头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云暮成雪”;“天生我...
《惜罇空》与《将进酒》:李白的诗意狂欢 《惜罇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床头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云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罇空对月。天生吾徒有俊才,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钟鼓玉帛岂足贵,...
《惜罇空》/《将进酒》——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床头(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云(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罇空对月。天生吾徒有俊才(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