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字炉,又称“化字炉”、“焚字炉”、“文风塔”、“敬字亭”、“圣迹亭”、“字纸亭”或“敬圣亭”,是一种石构小型楼阁式建筑。它看起来像塔非塔,像亭非亭,内部设有焚炉,炉口呈拱形。古人对文字非常敬重,认为文字是有灵性的。因此,写过字的纸张不能随意丢弃,也不能用脚踩踏,更不能用于裱糊或包裹。所有...
在过去江西金溪县竹桥村是做雕版印刷的,所以早期的居民做木雕印刷的时候,有废掉的、烂掉的、坏掉的,一些模具道具都要统一地扔到惜字炉焚烧掉,所以惜字炉被称为古代版的碎纸机。
说来也奇,惜字炉建成后,据陈氏家谱载,易家田陈氏一族共考中秀才9名,进士1名。 易家田“惜字炉”与羊石田“进士第”、陡冲头古苗文石刻群、太平村蓝玉故里同处城步苗族自治县丹口镇,互成椅角,相映生辉,是明清时期儒家文化与苗族文化糅合发展、水乳相融的产物,是湘西南苗族先民走向文明社会的活化石。如今,“...
果然,进入岭头大村后,很容易就看到路边的那个惜字炉了,很庆幸,十年过去,惜字炉还在,它的出现,应该说是桂平“唯二”的此类建筑了 只不过,经过十年,惜字炉周边环境已经发生变化,惜字炉边的大树依然,旁边就是本村沙塘社社公所在,社公后面有个凉亭,叫沙塘社凉亭,按树下的碑记记载,凉亭始建于光绪元年...
党家村里的“惜字”炉 走进陕西省韩城市党家村,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个“惜字”炉,足见党家村人“敬惜字纸”,文风蔚然,也是他们在历朝历代的儒学文化熏陶下,养成的崇学品德。
在该村这里随处可见至今保存完整的“惜字炉”。据说,古时候读书识字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拾路边字纸火化,百字为一善,不能任意扔弃,必须用炉焚化,将其送达天界。因此,人们对写有文字的纸张充满敬畏与尊重之情,在建房时都专设有“惜字炉”。自宋元以来中国人便形成了“敬惜字纸”的传统,对写有文字的纸张...
●卜岭惜字炉的美丽传说 平乐县源头镇源头村卜岭自然村位于国道323线旁边,距源头集镇约一公里,是一个古村落,全村300多人,全部为李姓人家,是唐朝晚期与太尉陶英南征昭州的李太尉后裔。 据当地村民介绍,清朝至民国期间,卜岭村是当地山场土地面积最广的村庄,拥有方圆约5公里的山场土地。当年,源头一带曾有这样一句...
商标名称 惜字炉 国际分类 第31类-饲料种籽 商标状态 商标注册申请 申请/注册号 38413542 申请日期 2019-05-24 申请人名称(中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油麻镇有理村民委员会 申请人名称(英文) - 申请人地址(中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油麻镇有理村 申请人地址(英文) - 初审公告期号 - 初审公...
惜字炉,又名敬字炉、字纸炉,是我国古代专门设置焚烧写有文字的纸张、纸片的火炉。根据史料记载,惜字炉最早产生于宋,人们认为文字乃“圣人”所造,所以,写上字的纸张就不能随便乱扔,也不能用作擦脏秽等不洁之物,否则就是对圣人的不恭,对文字的“亵渎”。在明清时期,由于科举盛行,社会对知识的顶礼膜拜达到了...
探访水洞底镇“惜字炉”~~摄制:王前海#原创作品#娄底王前海#王前海视界#同城#文物古迹娄底王前海视界 立即播放 打开App,流畅又高清100+个相关视频 更多 64 0 01:25 App 涟源卧云亭:公益百年殊不易,茶亭万善且同登。~~航拍、原创摄制:王前海#原创作品#王前海视界#娄底王前海#航拍#同城#记录亲历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