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成果以人类情感为研究对象,用叙述学、符号学、现象学的思考方式对情感的生成、结构、功能做了详细的考察,用思辨的方式重新理解情感,对基本情感和常见复杂情感做了符号现象学分析,重新描述复合情感的构成,为情感建立了叙述模态,评价了其功能。 本成果提出了诸多具有建设性的新概念和新观点,对于我们理解文化的形成过程...
谭光辉教授的《情感的符号现象学》这本书则是将情感这一自古以来人类就拥有的能力,通过符号学进行抽象化的分析与概括,详细的进行了理论性的阐述。本书可以大体分为四个板块,第一板块是第一章至第七章,着重解释人类情感面临的逻辑前提和必然遵循的规律;第二板块则是第八章到第十六章,对于基本情感与复合情感的叙述...
舍勒的《情感现象学》(德文:Wesen und Formen der Sympathie,英译:The Nature of Sympathy,汉语一译:《同情的本质与形式》)是胡塞尔现象学的发展、运用、改造,“舍勒通过本质直观所要把握住的绝对之物——上帝的观念,正是胡塞尔在《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中通过先验的还原所要排斥的超越的东西”(...
内容摘要:直观是现象学研究的起点,情感直观是情感符号现象学研究的起点。舍勒将爱和恨看作不可再分解、没有本源的“情结”,这一判断难于解释人类丰富复杂的情感。以“情感直观”为起点的情感符号现象学就是向情感的深层结构挺进。情感直观有双重对象,一是情感的形式,二是情感的内容。前者是一个符号化了的叙述,后者...
本书借鉴符号现象学分析方法,对人类情感的基本形态、组合方式、发生原理、性质功能、价值意义等进行了内省式辨析和研究,认为情感是为保证生存和发展而进化出来的心灵感觉,这种感觉的基础对象是心灵对世界和自我的叙述。本书不仅从理论上阐明情感的基本规律,而且建立了情感的分类描述模型,对情感交流的诸多问题也进行了深度...
为了说清楚佛系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也为了对佛系有一个比较客观公允的评价心态,本文认为,首先需要对怨恨进行符号现象学分析,探明怨恨情感的结构和功能,然后将佛系心态的情感结构和可能产生的社会后果与之比较,才能形成对这两种情感...
符号喜、悲、欲、惧,都是自指性情感,前两者关乎情感主体存在感的确认;后两者关乎情感主体行动与否的决定。由于恐惧和欲望是对人自身行为进行指导的两种情感,所以在对人类行为进行规范的各种哲学、社会学、宗教、道德、法律等领域,与这两种情感相关的理论是最多的。“‘恐惧’这个概念号召各种各样的、哲学的自由联想。
作者: 谭光辉[1] 作者机构: [1]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成都610066 出版物刊名: 探索与争鸣 页码: 152-159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2期 主题词: 怨恨;佛系;情感现象学;情感社会学;情感符号学 摘要:"怨"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情感,其模态是"否定他者做",表示对他者行为的否定态度.作为 基本情感的"怨",与作为复合...
认知语言学基于现象学的身心一元论而认为语言具有体验性,而体验性的基本思路就是将词语的主观用意转化为情感情绪依托的身体感觉,而调节身体感觉的基本方式之一就是调节感觉的程度。例如,在心象里唤起唤起酸-开心-喜欢的印象时可主观调节身体在味觉上-情绪上-情感上的感受程度的不同,这种调节不仅仅是符号理解上的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