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试题 题目【简答题】恩格尔系数是啥?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恩格尔系数=(食品的开支/消费的总支出)×100% 一般地,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相对富裕,20%~30%为富裕,小于20%为极其富裕。反馈 收藏 ...
恩格尔系数由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提出,他通过对消费结构的长期观察,发现随着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会逐渐下降。 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 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恩格尔系数 = 食物支出金额 ÷ 总支出金额 × 100%。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食品支出在个人消费支出总额中的比重。这个概念最早由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在1857年提出,他在研究家庭消费时发现,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食品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例会逐渐减少。 具体来说,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是:恩格尔系数 = 食物支出金额 ÷ 总支出金额。通过这个...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它是衡量家庭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食品支出总额除以家庭消费支出总额,再乘以100%。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家庭在食品上的支出占比越小,家庭的生活水平越高,消费结构越合理;反之,恩格尔系数越高,说明家庭在食品上的支出占比越大,家庭的生活水平...
恩格尔系数法是国际上常用的一种测定贫困线的方法,是指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它随家庭收入的增加而下降,即恩格尔系数越大就越贫困。系数法 莫泰基则认为:“恩格尔系数的理念是:由于食物消费是基本的,不会随收入的增加或消费的增加而提高的;故此,当一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或消费额提高时,他或...
恩格尔系数,指的是食品支出占个人消费支出的比重。国际上通常采用恩格尔系数法,来测定一个地区的贫困情况。一般说来,家庭收入越低,恩格尔系数就越高,也意味着越贫困。但对现在喜欢干饭的年轻人来说,恩格尔系数似乎有了更丰富的内涵。恩格尔系数拉满了,顾名思义,就是把钱都花在了吃上,被很多年轻人用来调侃...
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 除食物支出外,衣着、住房、日用必需品等的支出,也同样在不断增长的家庭收入或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上升一段时期后,呈递减趋势。静态 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其食品支出在总的消费支出中的...
其次,中国的地区差异也是恩格尔系数难以全面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原因。中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和消费习惯上存在显着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区恩格尔系数的巨大波动,使得单一的恩格尔系数难以全面反映中国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例如,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居民,虽然...
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x100%=恩格尔系数 除食物支出外,衣着、住房、日用必需品等的支出,也同样在不断增长的家庭收入或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上升一段时期后,呈递减趋势。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