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录·卷十总括群经录上之十叙列古今诸家目录古经录一卷右寻诸旧录。多称为古录。似是秦始皇时释利防等所赍经录。旧经录一卷右似是前汉刘向校书天阁。往见有佛经即谓古藏经录。谓孔壁所藏。或秦正焚书。人中所藏者。汉时佛经目录一卷右似是明帝时迦叶摩腾创译四十二章经因即撰录。朱士行汉录一卷右曹魏...
整体来看,冯一梅认为,《圣济总录》应该刊刻的原因有三:其一,中国现存的《圣济总录》各个版本皆非完帙,而东洋刻本的回归,使该书复成完璧,机不可失,应该刊刻;其二,该书卷帙浩繁,民间私刻不能胜任,故浙江书局应该承担起责任;其三,如果刊刻此书,则北宋以前古方“可得大概”。关于整理方法,冯一梅提出“...
东洋活字本。御制序,焦养直序大德四年,脱因纳序,刊版衔名。”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大德重校圣济总录》二百卷,目录一卷。日本刊本。……此为日本文化十一年东都医学提举司杉本良仲温序刊,完全不阙,洵医林大观矣。”民国·孙殿起《贩书偶记》:“《圣济总...
圣济总录宋·徽宗 由政府组织编写 公元1111-1117年 详细介绍:《圣济总录精华本》原是赵佶敕撰,又经清代程林等纂辑,为宋以前中医著作的汇编和集合之作。 《圣济总录》又名《政和圣剂总录》,200卷。是宋徽宗仿宋太宗诏编《太平圣惠方》之意的产物,但《圣济总录》在编排上已较《太...
圣济总录 《圣济总录》,中医全书,200卷。又名《政和圣济总录》、《大德重校圣济总录》。宋徽宗赵佶敕撰。成书于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7年)。 成书背景 北宋后期,医界存在不少流弊,亟需从医学理论上加以全面指导。宋徽宗序中说:“朕悯大道之郁滞,流俗之积习,斯民之沉痼,庸医之妄作,学非精博,识非悟解...
《新集三元总录》中的粮镇走丧法、粮镇重丧天坑法,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诞生的秘法。它们通过特定的仪式与符咒,来镇住逝者的灵魂,防止其受到外界的侵扰与伤害。这些秘法不仅体现了古人对逝者的尊重与敬畏,更展现了他们对生命奥秘的深刻洞察。在丧葬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如凶丧、恶灵侵扰等。《新集...
政和年间(1111~1118),徽宗赵佶诏令征集当时民间及医家所献大量医方,又将内府所藏的秘方合在一起,由圣济殿御医整理汇编而成《圣济总录》。 宋徽宗赵佶,除了书画双绝之外,还是中医“四圣”之一。参见《中医“四神”引导的理论史》。汉武帝“制曰以五行为主”“人取于五行者也”;董仲舒天人十端而有“言阴阳五...
专入肝经,主要就是搜刮筋骨之间的风邪,起到息风止痛、消瘀散结、通筋活络的作用。总结起来,补骨脂散采用六味中药成方,君药补骨脂在方中有滋肾、温肝、暖脾的作用,既舒筋骨又养肌肉,还能逐散风邪。让筋骨中的风寒就像冰雪遇到阳光一样散去。所以,《圣济总录》才说它适合“一切筋寒之病”。
百胜刀: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李以永建元年造珠碧刀一口,名曰百胜。"安国: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黄武中累功作安国将军,作一佩刀,文曰安国。"定业: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齐高帝肖道成,以建元二年造一刀,铭曰定业。"定国: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