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华严的“性起”思想,即法界缘起观。 “性起”是建立在般若空性基础上的繁兴大用,佛陀的无碍自在境界。 《大般若经》:“一切法皆以无性而为自性”。无自性故能使得一切法(心法、色法;有为法、无为法;世间法、出世间法;有漏法、无漏法等等)遍摄遍入,一多相即,重重无尽,自在无碍,成华严独有的法界...
这是华严的“性起”思想,即法界缘起观。 “性起”是建立在般若空性基础上的繁兴大用,佛陀的无碍自在境界。 《大般若经》:“一切法皆以无性而为自性”。无自性故能使得一切法(心法、色法;有为法、无为法;世间法、出世间法;有漏法、无漏法等等)遍摄遍入,一多相即,重重无尽,自在无碍,成华严独有的法界...
華嚴宗性起思想的形成 来自 lawdata.com.tw 喜欢 0 阅读量: 45 作者: 廖明活 摘要: 「性起」觀念在華嚴教學裏佔有重要位置,史家每把它跟天臺宗的「性具」觀念對舉,視之為華嚴宗思想的主要標識。本文對性起觀念的來源及其在早期華嚴宗教學裏的意義,作出分析。「性起」觀念源出六十卷本《華嚴經》之〈如來性...
诸宗既不知性具恶法,若论九界唯云性起,纵有说云圆家以性具为宗者,只知性具善,不知性具恶;虽云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鼠唧鸟空有言无旨,必须翻九界修恶,证佛界性善,以至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即心是佛等,乃指真心成佛,非指妄心。[1] 这是说,其它佛教宗派虽也有性具思想,但他们所说的性具,仅指性具善,...
附:性具与性起——天台、华严二宗佛性思想比较研究(二)如来性起与无尽缘起 53 2024-10 4 附:性具与性起——天台、华严二宗佛性思想比较研究 (一)赖永海著 28 2024-09 5 附《论述天台的判教》普正法师 教相三意判+天台判教的意义 52 2024-09 ...
附:性具与性起——天台、华严二宗佛性思想比较研究(二)如来性起与无尽缘起 532024-10 2 附:性具与性起——天台、华严二宗佛性思想比较研究 (一)赖永海著 282024-09 3 附《论述天台的判教》普正法师 教相三意判+天台判教的意义 522024-09 4 附《论述天台的判教》普正法师著 第三部分天台的判教(6)五时...
荀子化性起伪思想的分析 系统标签: 思想人性论性恶论xunideology儒家 摘要I摘 要 荀子是先秦时期集诸子思想之大成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意义深远。在 人性研究上,他提出了与传统儒学的“性善论”相对的“性恶论”。荀子性恶论的思 想产生于战国末期,他提出的人性本恶理论是战国时代的强音。荀子通过对性恶的...
本文将探讨荀子“化性起伪”思想的内涵,并探讨其在当代社会的启示。 荀子认为,人性天生有恶乱的倾向,但同时也具备善良和正直的潜能。他认为,人的本性未经修养和教化,将会陷入贪婪、懒惰和无知的状态。因此,个人的修养和教育对于塑造人性的善良和道德至关重要。在荀子看来,人性是通过个体自觉的努力而逐渐形成的,...
1,荀子的“化性起伪”思想是基于他的天人观和性恶论。他认为人的情感和感性是“人之性恶”的根源,而人的理性则是能够“化性起伪”的条件。2,“化性起伪”指的是改变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伪”指的是后天习得的社会行为,具有非自然的文化特征,强调了“伪”的学习和实践性质。为了让礼义发挥社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