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母细胞 性母细胞 (auxocyte)指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处于生长期的生殖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孢子母细胞等)。
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是一种独特少见的间叶源性肿瘤,曾以炎性假瘤、浆细胞肉芽肿等作为命名。WHO定义为:由分化的肌纤维母细胞性梭形细胞组成,常伴大量浆细胞和(或)淋巴细胞的一种间叶性肿瘤,以及不同程度的黏液水肿和...
卵巢两性母细胞瘤(gynandroblastoma)是临床罕见男女两性双向分化混合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肿瘤内同时有分化较好的典型卡-埃小体的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瘤成分,以及分化较好的支持-间质细胞成分的卵巢肿瘤。10岁至绝经后均可发病,平均年龄27岁左右。肿瘤细胞可分泌雌激素与雄激素,致月经较多、闭经,绝经后再出血,体毛增多...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是一大类肿瘤性疾病,分化的肌纤维母细胞是主要的细胞成分,同时伴有炎症反应。该肿瘤由大量新陈代谢增生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纤维细胞和一些数量不等的炎性淋巴细胞、浆细胞等多种炎症性细胞共同组合构成,可在多个部位反复发生。该肿瘤主要发生于空腔脏器...
Elzonris是一种CD123靶向的细胞毒素,用于治疗 2 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患者的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PDCN)。2015年11月,ELZONRIS被EMA认定为孤儿药。Elzonris是一种CD-123靶向的细胞毒素,由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 (IL-3)和截短的白喉毒素(DT)融合蛋白组成,靶向CD-123表达的细胞。Elzonris通过失活...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BPDCN),这一罕见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以其极具辨识度的皮肤改变和错综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持续激发着医学界的探索热情与挑战精神。近期,陆道培医院卢岳教授深入解析了BPDCN的起源、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进展,并揭示了该领域的前沿动态。《肿瘤瞭望-血液时讯》特整理成文,以飨...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Blastic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neoplasm,BPDCN)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肿瘤,由具有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分化的未成熟细胞组成。 其特征是皮肤受累,并常扩散到其他器官,伴有血液和骨髓受累。不推荐使用如下诊断术语:母细胞性NK细胞淋巴瘤(Blastic NK-cell lymphoma)、无颗粒型CD4+ NK...
1、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主要累及儿童和青年,瘤细胞形态呈母细胞样,可见星空及坏死,CD10、CD99、...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BPDCN)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在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中最为常见。BPDCN还有个特点,它起源于皮肤,继而累及骨髓引发白血病,所以又称为“血液皮肤肿瘤”。成年BPDCN患者平均生存期仅为1年。 此前该病一直没有标准疗法,因此,医生通常用治疗其他类型高危血癌的方法治疗BPDCN,即高剂量化疗后...
肝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HIMT)是一种少见的间叶组织起源的交界性实体肿瘤,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不典型,很容易误诊,大多数经保守治疗或手术局部切除后治愈,预后较好,少数有复发倾向和恶变潜能。本文主要介绍1例难治性HIMT,病灶肝内多发并累及肝门部胆管引发胆管狭窄,患者反复出现梗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