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它们的第一大区别便是思想史重在一个史字,而哲学史重在哲学二字。◎思想史是从历史发展的脉络中挖掘其背后的思想动力,因此可以说思想史研究更接近于历史学。◎哲学史则是在探究人类思维演进之规律,因此哲学史更接近于哲学,而哲学思维的内在规律是思想史所不能消化的。思想史的书写不仅仅要依赖经典的文献,...
思想史的创作者· ··· 彼得·沃森作者 胡翠娥译者 作者简介· ··· 彼得•沃森(Peter Watson,1943— ) 英国思想史学者,曾任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新社会》杂志副主编,为《泰晤士报》《纽约时报》《观察家》等报纸撰写过专栏,以恢宏的思想史作品闻名于西方世界,著有《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
基督教思想史的创作者 ··· 胡斯都·L.冈察雷斯 作者 作者简介 ··· 胡斯都·L.冈察雷斯(1937— ) 毕业于耶鲁大学,获历史神学博士学位。他曾经在波多黎各福音派神学院、美国埃默里大学等多所学校任教,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他也是西班牙语神学的积极倡导者,是具有新教背景的西班牙语神学家。他协助创办了...
在思想史的研究过程中最忌讳的东西也就是只说不做,因为每一种思想,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缺点,而想把这个缺点确定下来,靠光讲而不行是不行的,是没有意义的。那么,思想史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们独立的学科,一门不同与社会科学的学科,就是因为他有着不同的研究方法,那么接下来我们要讲的就是思想史的研究方法。 二...
(引言部分文字摘自《化身万千:开放的思想史》相关内容) 01 立干以扶枝: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基本议题十讲 瞿骏 著 2023年10月出版/定价69.00元 ISBN 978-7-5228-1490-2 本书从方法论关键词、节点问题新探、研究个案举隅三个方面呈现作者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基本议题的...
一是它在回应新的中国社会和政治、文化的变迁,思想史世界的混乱,需要重新回顾过去,重新梳理脉络,找到思路;二是它在回应东洋和西洋,包括各种长久固定的学科制度和各种蜂拥而入的新理论、新方法;三是它在回应1970年代以来,近三十年间不断出现的各种新史料的刺激和挑战。六十年前的12月17日,胡适先生在普林斯顿...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观念,就是把思想史本身看做有生命的、有传统的,这个生命、这个传统的成长并不是完全仰赖于外在刺激的,因此单纯地用外缘来解释思想史是行不通的。同样的外在条件、同样的政治压迫、同样的经济背景,在不同的思想史传统中可以产生不同的后果,得到不同的反应。所以在外缘之外,我们还特别要讲到...
日本思想史阅读随感札记(2023-2024) 一 战后的「明治」与「大正」是被符号化了的特殊文化概念,这两个概念被赋予了战后人的理想型抽象化想象,甚至具体的人物也未必真实,如丸山真男笔下的福泽谕吉就成为了战后日本的「方法」人物。克罗齐命题的本质在于,历史在这种语境下作为主观情感投射的一个时间载体以成为了「鉴...
也就是随着儒家思想被打倒之后,整个近代思想史,其根本任务就是要找到一个能够代替儒家思想的一种思想。而科学就成为某一个候选选项。 但是科学毕竟是实然性的,因此实际上,科学在中国,是逐步被道德化和技术化,这是一个无意识的状态。 那么,之所以出现道德化是必然,而为什么会出现技术化呢? 因为中国古代是一个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