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释迦牟尼为太子时,在菩提树下静坐禅悟场面的思惟菩萨像,一直是最优美、也最受喜爱的佛像造像题材之一。不过,因其姿势复杂,用圆雕艺术形式表现思惟菩萨像殊为不易。在目前所见北朝时期青州造像中,圆雕思惟菩萨像迄今仅发现两尊,而您面前的这一尊,艺术水平更为突出,尤显难得和珍贵。 菩萨头戴五尖式宝冠,肩上有...
思惟菩萨像 唐代 这尊菩萨像为汉白玉质,1972年陕西陇县火烧寨唐代寺院遗址出土,为唐代皇帝的家庙所在。这尊菩萨像很可能当年为唐代皇帝奉祀所专用,为唐代皇室雕刻作品。 菩萨坐在圆形高座之上,左腿翘起,上支左臂,左手支面颊,右手敷搭在右腿之上。他双眼微闭,眼瞼下垂,正陷入深思之中,将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静坐思惟...
北齐半跏思惟菩萨像上海震旦博物馆藏 这尊半跏思惟菩萨像坐于束腰鼓形座之上,顶戴华冠,额发中分,面形丰圆,眼帘低垂,鼻梁挺直,嘴角含笑,曹衣出水,斜挂璎珞,呈现出典型的北齐造像风格特征。其右前臂虽已损毁,但从俯首敛目、上身微倾、手足姿态及右颊残存指尖痕迹等细处,仍可感知...
可以比较明的造像说法,弥勒菩萨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其身黄金色,但毕竟是菩萨,而菩萨着装一般华丽灿烂,宝冠璎珞,金钏玉镯。弥勒的形象还“佛”的形象,比如乐山大佛就是弥勒像,交脚弥勒,和大肚弥勒,天冠弥勒等,这里思维菩萨就算是其中最为优雅休闲的姿态了。综合上述,思维菩萨常常是思惟太子和思惟弥勒两位不...
图 思惟菩萨像 对于思惟菩萨来说,除了思惟太子菩萨外,还有一位思惟弥勒。那对于思惟弥勒来说,其年龄就不是问题了。因为就弥勒佛是世尊释迦牟尼的继任者,未来将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叫未来佛,即贤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对于思惟弥勒来说虽然是跟释迦牟尼同时...
红动中国提供北齐(公元550-577年)思惟菩萨像图片下载,作品以577年)思惟菩萨像为主题而设计,可作为北齐(公元550,博物馆,中国元素,设计,文化等主题图片使用,北齐(公元550-577年)思惟菩萨像编号6356401,格式JPG,大小581.5 KB,欢迎会员进行下载。
有一尊北齐的思惟菩萨像,虽然手臂有残,但其他部位保存完好。因为其太精美,以至于当年的人在毁坏这尊菩萨像时都不忍心将其彻底毁坏,就毁掉了手臂部分意思意思。对于思惟菩萨,看到过两种说法:一种是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思考而最终大切大悟的场景;另一种是一位老者历经苦难后思考人生后顿悟。思惟菩萨作为主尊出现...
思惟像源于公元二至三世纪时印度西北的犍陀罗,通常的造型是坐姿,右腿搭于左腿上,右手臂支于右膝,手托腮或手指触脸颊。多数学者认为这是表现释迦牟尼成佛前身为悉达多太子时思考人生哲理的情形。 莫高窟从北朝起就有了思惟造像,到了唐代思惟像很多,但唐之后就没有出现了。相比较而言思惟菩萨在佛教造像中数量不多,流...
思惟菩萨像:东亚佛教造像的重要造型之一 思惟菩萨像是一种极为特殊的造像题材,最初见于印度贵霜王朝时期,造型受到犍陀罗风格的影响,三世纪左右传入中国,之后又传播到朝鲜、日本等地,成为东亚佛教造像的重要造型之一。北朝时期流行的思惟菩萨像,尊格相对固定,主要是悉达多太子与弥勒形象,反映出北朝时期所流行的佛教...
汉白玉彩绘贴金思惟菩萨像,北齐(550-577年)文物,高24厘米。此造像石料晶莹,雕刻精细,通身有彩绘,局部贴金。菩萨盘膝坐于筒台上,右手屈肘撑于横搭左膝的右腿上,右手屈肘上抬,手指触腮,右脚踏圆台上,双目微合,作思维状。头后有圆光,身两侧有天衣帛带,姿态优美,神仪恬静。身边有两位侍者合掌恭立。足下台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