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圣寺和光塔位于广州市光塔路,道旁弧形围墙上,塑有“怀圣遗基”4个大字,墙后耸立有一酷似灯塔的高塔,墙旁山门门额有用阿拉伯文书的“清真寺”3个字。相传该寺为唐初贞观年间(627~649)阿布·宛葛素所建,为纪念穆罕默德,故取名“怀圣”寺,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最早建立的清真寺。寺内的礼拜殿前有龙眼...
中国伊斯兰教著名清真寺,又称光塔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光塔路。与泉州清净寺、杭州凤凰寺、扬州仙鹤寺并称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最早创建的四大著名清真寺。寺称“怀圣”,即怀念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圣人之意。寺院始建年代已不可考,相传由唐初来华的阿拉伯伊斯兰教传教师宛葛斯主持,为当时侨居广州的阿拉伯...
寺院西南隅,一座圆形砖塔与寺并立,塔高约36米,塔表圆形灰饰,望之如光洁银笔,这就是光塔,是光塔路独一无二的标志。 光塔曾是万国商船的导航标。唐朝时的怀圣寺一带,曾是珠江古航道北岸,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内港。入夜后,塔顶悬灯,与...
🏛️ 怀圣寺光塔,这座始建于唐初的古老建筑,见证了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它位于古珠江河畔的蕃坊,是为了纪念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而建,因此得名怀圣寺。光塔因其独特的光身柱形设计,又被称为光塔寺。🔥 元至正三年(1343年),光塔曾被大火摧毁,但在至正十年(1350年)得以重建。此后,明成化、万历,清康熙...
🕌 怀圣寺的建筑风格独特,没有采用常见的洋葱顶,而是像一座普通的宅院隐于市井。寺内的宣礼塔,波斯语称为“邦克塔”,是每次礼拜前教长登塔高喊“邦克”的地方,因此广州当地人称之为“光塔”。🌈 光塔的高度为36.3米,塔底周长30.516米,由青砖砌筑,用糯米汁和蚌壳灰黏合。塔身圆筒形向上收分,四壁开有长方形...
📍 位于广州越秀区光塔路的“怀圣寺”,是中国伊斯兰教最早兴建的清真寺之一,别称“光塔寺”。这座寺庙内珍藏着从元代至民国时期的牌匾,是历史的见证。🏛️ 寺庙的亮点是明式建筑的“看月楼”,这座建筑以如意斗拱为特色,虽然重建于1695年,但依然保留着传统的风格。看月楼背后是月台、水房及东西回廊,再往后...
怀圣寺的标志性建筑是光塔,这座塔明显区别于中国古塔,具有典型的阿拉伯风格。光塔高达35.7米,可以通过154级台阶攀登而上。塔身光洁如笔,塔顶为葫芦形。光塔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还曾是航标灯,为过往的商船提供导航。在当年,光塔外是宽阔的珠江水面,白天塔上飘扬着旗帜,夜晚则放射出灯光,为远航的船只指引方向。
怀圣寺光塔 怀圣寺明·张诩夷夏同庆天,羊城独显灵。登塔望乡情,端阳更思亲。怀圣寺光塔的诗意与赏析 怀圣寺,这座古朴的建筑,承载着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厚重。它见证了无数游子的归乡之路,也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所述,不仅是对怀圣寺的赞美,更是对那些怀揣乡愁、追求心灵净土之人的...
而怀圣寺与光塔,作为“蕃坊”内的璀璨明珠,不仅见证了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更承载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交融。据传,这两座建筑是由唐初来华传教的伊斯兰先贤萨阿德·宾·艾比·宛葛素亲手筹建,标志着伊斯兰教在我国的早期传播与发展。怀圣寺的门楣之上,一块刻有阿拉伯文的石匾引人注目,上面写着:“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