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指掌疏》说:心存佛国,即是念佛;心持咒印,即是念法;事善知识,即是念僧。不以自修为累;不以度生为扰,无所畏惧。因此说,众生修行,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心存佛国、心持咒印、事善知识,即是念佛、念法、念僧,当下即为其土众生,这个“土”是指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这个“...
因为我们是佛门弟子,再不能想念世间的生死之事,应当念佛、念法、念僧。念佛就是念三世诸佛,心里有佛即是佛在。我们是佛门弟子,三世诸佛是我们的皈命依靠处,是我们的学处,学习之处,也是我们的师范表率,也是我们的导师,导引我们出离生死的苦轮,所以我们不能把三世诸佛忘了,要念念不忘,一心念阿弥陀佛,念本师释...
正念。“念”就是想念。正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邪念,就是念见、念爱、念私。念见,念什么见呢?也不是正见,若正见就好了,他念偏见。念爱,这种情爱总忘不了。念私,就是自私,时时刻刻都要为自己打算。你想叫他忘人,他忘不了;你想叫他无我,他也放不了。所以这正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佛,...
十念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也有人称念安那般那,指出入息。也是密宗、道家的炼气法)、念身、念死。十念法门包括了一切修持方法。大小乘经典里所论及各种修持法门,均不离十念法。类别第一位法门是念佛念佛法门包括了净土宗、密宗所有诸佛菩萨的观想方法。不是后世的念佛啊!
梦参老和尚:为什么早晚要念十声“念佛、念法、念僧”? 菩提心印 2023-05-13 00:21 发表于安徽收录于合集 #梦参老和尚 你要想修道,必须要修观。观诸法无常,观诸法皆是苦,观诸法无我性,观一切法空。这样苦业就断了 - 八正道于20230514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49
理体上,念佛、念法、念僧是回归自性的过程。佛代表我们本有的觉性,法代表本有的法则、规范,僧代表本具的清净和谐的功德。通过这些音声,我们应回归到自性,念自性本具的佛法僧三宝,来成就自性本具的佛法僧三宝的功德。在修行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念佛、念法、念僧,请求佛菩萨对我们修行的全...
一是念佛,忆念佛陀的无量功德,并以佛陀为榜样,见贤思齐,努力使自身行为向诸佛菩萨靠拢。 二是念法,时时忆念无常、因果、缘起之理,从而以佛法正见观照世间,指导人生。 三是念僧,忆念贤圣僧的清净德行,从而激发希求解脱之心。 四是念戒,经常以戒律对照自身行为,观察自己的言行举止是...
我们常念三宝的功德,一心念佛、念法、念僧,这就是我们佛门弟子的基本修持、基本标志。若离开念佛、念法、念僧,谈不到修为。 我们不念佛、念法、念僧,我们就会念世间的这一切事物,就会念五欲六尘、好、坏、苦、乐、成功、失败,就会使我们心上有牵挂、障碍、忧愁、恐惧,起惑造业,所以必须念佛、念法、念僧。
大安法师:这是《阿弥陀经》中提到,听到西方净土的种种音声,八功德水的音声,百鸟偕鸣的音声,虚空乐器不鼓自鸣的音声,都能令往生者升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这里念佛、念法、念僧有事相上的理解,有理体上的理解。事相上透过这些音声,我们要忆念佛的功德,忆念法的功德。法的功德就是佛的法身慧命、法身...
念佛、念法、念僧有事相上的理解,有理体上的理解。事相上:要忆念佛的功德,忆念法的功德。法的功德是佛的法身慧命、法身舍利的功德,由法出生一切诸佛。念僧,佛如果是大医王,僧就是引导众生、护持众生的一位善知识。理体上:佛是本有的觉性,法就是本有的法则、规范,僧就是本具的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