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从朝鲜撤出时,司令员宋时轮在鸭绿江边,向长津湖方向深深鞠了一躬,再起身时,这位将军已经泪流满面。长津湖战役是胜利的,也是极其惨烈的,这场长达20多天的战斗让中国志愿军和美军都感到十分寒冷——不同的是志愿军是感受到气候的寒冷,而美军,则是因为志愿军的恐怖而无比胆寒。
长津湖战役前,志愿军第9兵团将士誓师出战,约摄于1950年冬 经过紧张的部署,26日第9兵团已经秘密埋伏在长津湖地区:20军隐蔽进入柳潭里以西以南,27军主力隐蔽进入柳潭里、新兴里以北,准备伏击美军湖西侧的陆战1师第7团和第5团一部;而26军主力则由厚昌向战场靠近,开往长津东南地区。兵团首长决定,“集中廿...
长津湖一战,志愿军以伤亡4万(冻伤占大半)的代价,歼敌3.6万,把美军赶出朝鲜东北部,彻底扭转战局。更重要的是,它向世界宣告:新中国不是软柿子! 如今,“冰雕连”的故事被拍进电影《长津湖》,烈士宋阿毛的遗书成了全网泪点。而当年参战的美军老兵,至今提起志愿军仍心有余悸:“他们才是真正的冰原战神。
11月24日,美陆战第1师全部进入长津湖地区。 志愿军第9兵团决定抓住美军兵力分散,尚未发现志愿军集结的有利时机,集中兵力,于11月27日黄昏向长津湖地区的美军部队发起全线进攻。 战至11月28日清晨,志愿军第9兵团已完成对长津湖地区美军的分割包围,将美陆战...
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与以陆战一师为主的美十军在冰天雪地的长津湖地区进行了近一个月的殊死较量,最终,在零下30至40度的严寒天气下,缺衣少粮、装备落后但意志坚强、血战到底的志愿军将武装到牙齿的美十军赶下了海,取得了长津湖战役的伟大胜利。期间,为了阻止陆战一师和美...
1950年12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长津湖战役中取得胜利,胜利结束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长津湖是朝鲜北部最大的人工蓄水湖。这里地形复杂,自然条件恶劣。1950年,朝鲜半岛遭遇了五十年不遇的极寒天气,11月的长津湖气温低达零下三四十摄氏度。 参加长津湖战役的志愿军部队,是从华东调来的部队。那时,他们还没来得及...
正是在这片寒冷的土地上,新中国第一位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在长津湖畔的101高地东南侧小高岭英勇牺牲。同时,三个志愿军“冰雕连”在阻击美军南逃的途中,成建制地被冰冻,直至牺牲仍保持着战斗队形和姿态。此外,长津湖新兴里战场还发生了我军史上首次成建制歼灭美军加强团的战例。历经28天的长津湖战役,被公...
1950年11月,一场惊天动地的战役在朝鲜北部的长津湖地区展开。这里是高寒的盖马高原,风雪交加,气温降到零下30度,山高路窄,就连基本生存都不容易,更别说打仗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与美军第10军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双方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段传奇。历史背景 长津湖...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东线长津湖地区的作战。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
不得不承认,在长津湖战役中,中美两军的伤亡数字的确差距很大。据志愿军战史记载,负责主攻的志愿军第九兵团在此战中伤亡1.9万人,但这仅仅是伤亡数字的一部分。由于第九兵团入朝时过于匆忙,未能配备御寒冬装,这导致第九兵团因严寒造成的非战斗减员高达3.2万人,其中被冻死人数为4000余人。综合来看,志愿军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