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又苦苦地想起秋白,在政治生活中过了那么久,却还不能彻底地变更自己,他那种二重的生活使他在临死还不能免于有所申诉。我常常责怪他申诉的‘多余’,然而当我去体味他内心的战斗历史时,却不能不感动,哪怕那在整体中,是很渺小的”。 这段文字出自1942年4月丁玲所写的散文《风雨中忆萧红》,当时的丁玲...
秋白绝笔六月十八日” 如原件已失,这段当时的报道,应该是比较可靠的。 此诗因含义隐,涉典多,后来发表的各种版本多有差异。为正读者误听,准确理解作者本义,应该写一篇文章。 首先将该诗涉典处抄录如下: 1,第一句源自唐朝韦应物《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诗: 寒树依微远外天,夕阳明灭乱流中。 石...
”(《忆与秋白同志相处的日子及其他》,《学习与研究》1981年第5期) 当时掌握着瞿秋白的命运的是“最高三人团”,瞿秋白只能服从“组织决定”。 毛泽东曾悲愤地说:“为什么不把瞿秋白带到长征的大队伍中去。”直到在延安,毛在杨家岭时,又对莫文骅和苏进提到此事,说“长征出发的时候,像瞿秋白、刘伯坚,还有我...
鲜为人知的《国际歌》本来面目 《国际歌》原本是法国工人诗人、巴黎公社战士欧仁·鲍狄埃于1871年公社失败时创作的一首长诗。在鲍狄埃去世的第二年,法国工人作曲家皮埃尔·狄盖特为长诗谱曲,从此,这首歌流传开来。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国际歌》的原名其实是“国际工人协会”,当时简称“国际”(后被称为“第一国际”)...
夏末新秋,2023级阳光8班的同学们在处暑时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寻访活动,追忆江南第一燕,探访龙城新地标。 同学们首先来到了瞿秋白纪念馆。瞿秋白是常州三杰之一,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也是中国革命文学...
胡愈之于1949年写的题为《一个革命知识分子的模范》一文中曾谈到:“秋白是拉丁化北方话方案的最早创造者,他是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开山老祖。单就这—件事,就教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掉他。” 确实如此。瞿秋白为了使旧中国不识字和学汉字困难的广大民众学会用拼音文字来阅读和写作,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研究汉语的拉丁...
探寻常州老城厢 追光觅渡忆秋白 6月1日,八(5)、八(10)、八(11)班的同学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展开在地研学活动,打卡常州新地标,追忆江南第一燕。 “大庙弄”何以“青年里” 同学们首先来到了常州老城厢核心位置的大庙弄片区,这...
所属专辑:安徽农业大学 忆秋白同志 猜你喜欢 9527 合肥-安徽大学 by:恋景旅行APP 1462 中国农业大学 -设施农业工程工艺 by:元亨利贞918 4377 六安-安徽白马尖 by:恋景旅行APP 1974 中国农业大学朗诵协会 by:烟台高校朗诵协会联盟 5704 华中农业大学 《动物学》 ...
这时秋白匿住在中国地带上海旧城里的谢澹如家。这地址,只有雪峰一人知道,他常去看他,给他带去一些应用的东西。为了解除秋白的孤寂,雪峰偶尔带着他,趁着夜晚,悄悄去北四川路鲁迅家里,后来,他还在鲁迅家里住了几天。再后来,雪峰在鲁迅家的附近,另租了一间房子,秋白搬了过去,晚上常常去鲁迅家里畅谈。他那时开始...
作者:《忆秋白》编辑小组编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1981-8 页数:363 定价:1.05 装帧:平装 统一书号:10019-3176 豆瓣评分 评价人数不足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分享到 推荐 我要写书评 忆秋白的书评 ···(全部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