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住一师》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由帝城的晓钟,想起相别经年的友人,重现留存在记忆中最深刻感人的场景,含蓄地表达出对往日深挚情谊的追念。 忆住一师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烟炉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注释】 ①住一师:僧人,一作匡一师。 ②无事:无端。 ③远...
忆住一师【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标签:追忆思念友人 译文 注释 译赏析 住一师是一个僧人。“远公”即东晋庐山东林寺高僧惠远(一作慧远),是净土宗的初祖。诗中用“远公”来代称住一师,可见住一师绝非平庸之辈,亦见诗人仰慕之情。“...
忆住一师 唐代-李商隐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翻译: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我无端端离开“远公”多年了,此刻长安城中清晓闻钟令我回忆起他所在的西峰佛寺来。 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住一师也许还在室中煮茗读经,不觉烟炉中焚香已尽,...
忆住一师唐代:李商隐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追忆,思念,友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无端端离开“远公”多年了,此刻长安城中清晓闻钟令我回忆起他所在的西峰佛寺来。 住一师也许还在室中煮茗读经,不觉烟炉中焚香已尽,寒灯也渐渐晦暗。外间童子见天色微明,便打开房门...
古诗词日历 | 李商隐《忆住一师》赏析 注释 住一师:僧人,一作匡一师。 远公:本指东晋庐山东林寺高僧惠远(一作慧远),是净土宗的初祖,此处指住一师。 钟晓:即晓钟,是唐代京城长安清晨的一大特色,每天拂晓,宫中和各佛寺的钟声一齐长鸣,声震全城。
《忆住一师》 [唐]李商隐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炉烟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注释: 【1】住一师:僧人,一作匡一师。 【2】无事:无端。 【3】远公:本指东晋庐山东林寺高僧惠远(一作慧远),是净土宗的初祖,此处指住一师。
《忆住一师》 唐代·李商隐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译文及注释译文我无端端离开“远公”多年了,此刻长安城中清晓闻钟令我回忆起他所在的西峰佛寺来。住一师也许还在室中煮茗读经,不觉烟炉中焚香已尽,寒灯也渐渐晦暗。外间童子见天色微明,便打开房门,不想夜来大雪...
《忆住一师》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古诗“《忆住一师》”创作背景 李商隐曾于开成元年(836)奉母迁居济源(今河南境内),在济源玉阳山学道。此诗为诗人听到帝城的晓钟,怀念僧友住一而作。 作者“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
忆住一师 李商隐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烟炉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注释 住一师:僧人,一作匡一师。 无事:无端。 远公:本指东晋庐山东林寺高僧惠远(一作慧远),是净土宗的初祖,此处指住一师。 帝城:指京城长安。 钟晓:即晓钟,是唐代京城长安清晨的一大特色,每天拂晓,宫中和各佛寺的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