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三条,我们应该明白,“必自下利”的“必”字不是必定、必然之意,而是“如果、若”的意思。《左传》“必求之,吾助子请”,《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必都是倘若、如果的意思。以后遇到言“必”的地方,我们也要结合上下文理解它真实的意思。 太阳与阳明合病,如果不下利、不...
跟这个(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者,葛根汤主之)可以同时互参,我们讲到那地方再说吧,现在不要说得太多了. 这一段主要讲的是下利而现太阳病的话,宜发汗为主治,用葛根汤,古人管它叫作太阳阳明合病."必自下利"不要这样来理解:说太阳阳明合病一律得下利,这是不对的.你看这第二段,他自己就说了(不下利的情况...
转《伤寒论》第32条解秘 《伤寒论》第三十二条原文: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文意: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因太阳经脏腑和阳明经脏腑其阳两虚引起太阳经和阳明经同时外感风寒之邪而发病,叫太阳阳明合病。 必自下利:其表现必然有腹泻的症状。 葛根汤主之:用葛根汤主治。 首先论述合病的问题。合病:指...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闷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可以发现,三条记载了三组症状,一个是下利,一个是不下利但呕,一个是喘而胸闷。所以太阳与阳明合病,并不是都有下利。怎么理解第33条呢?其实,通过三条条文对比就会发...
但如果是这样,那“必”字用在太阳阳明合病这里一定是有误的,因为上下文逻辑不一致——前句刚说“必自下利”,后句就接着说“不下利但呕者”,说明“下利”并不是太阳与阳明合病的必有外证,不当用“必”字。 我们看看纠正了许多宋本伤寒论错误的桂林古本是怎么写的。
涉及太阳阳明合病的,一是之前讲过的“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还有就是本条。通过这三条,我们应该明白,“必自下利”的“必”字不是必定、必然之意,而是“如果、若”的意思。《左传》“必求之,吾助子请”,《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必都...
比如刘渡舟认为“这一条的二阳合病以阳明经邪为重,这可从必自下利一证而知。太阳与阳明经表受邪,尤以阳明经邪为重,由于阳明之气抗邪于表,不能顾护于胃肠之里,里气不和,升降失常,故而出现自发的下利或呕吐等证候。以下利为主的,用葛根汤解经表之邪,升阳明之气。表解则里和,下利必自止。葛根汤为阳明经...
伤寒论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这一条是紧接前面的31条,对葛根汤的应用做一个扩展。也就是说葛根汤可以治下利,当然,这个下利是太阳与阳明合病的下利。 什么是合病?合病就是指两经或三经同时受邪,同时发病,两经或三经症状都有,即两经合病或三经合病。 “太阳与阳明合病”,即太阳...
比如刘渡舟认为“这一条的二阳合病以阳明经邪为重,这可从必自下利一证而知。太阳与阳明经表受邪,尤以阳明经邪为重,由于阳明之气抗邪于表,不能顾护于胃肠之里,里气不和,升降失常,故而出现自发的下利或呕吐等证候。以下利为主的,用葛根汤解经表之邪,升阳明之气。表解则里和,下利必自止。葛根汤为阳明经...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原文第33条: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理解32:太阳与阳明两经同时感受外邪而发病,症见发热、畏寒、头痛无汗等表证,又见腹泻的,用葛根汤主治。 理解33:太阳与阳明两经同时感受外邪而发病,症见发热、畏寒、头痛、无汗等表证,又见呕吐而不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