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了解广西柳州市不同年龄男女医护人员10年内发生缺血性心血管疾病(ICVD)的风险.方法 应用“国人ICVD 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方法”,对柳州市某医院不同年龄、35 ~59岁男女医护人员1 273名10年内ICVD发病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柳州市同一年龄段男性医护人员10年内ICVD发病危险度显著高于女性(P<0.05),...
医护人员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十年发病风险评估分析
目的 比较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病危险评估模型和基于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China-PAR)风险评估模型在社区老年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8月在江苏省镇江市大市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黎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老年人为调查对象....
根据3 月 3 日发表的一项全新研究,研究者是来自德国 Lipotype 的 Chris Lauber 及其同事,他们发现同时测量血液中数十种形式的脂肪(“脂质组学”)可以预测 2 型糖尿病(T2D)和心脏病(CVD)迟早会出现的危险。这种通过脂质组学分析的早期预测可以在疾病出现之前推荐饮食和生活干预方式。 目前对T2D和CVD威胁的评估很大程...
心脏衰老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大是自然 的。 因此,在很多现代人眼里,心血管问题似乎是老年人的专利。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心血管病 发病高峰确实呈老龄化态势,发病风险最高的为 60 岁以上的老人。 而在中国,一项由北京某权 威研究中心进行的、耗时十年涉及北京等 17 个省市的...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预期寿命已经超过74岁,近几十年来呈持续上升趋势。预期寿命延长导致老年人慢性疾病的发生率升高,特别是与肥胖相关的疾病。肥胖和衰老的结合显著增加了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的发病风险。肥胖和衰老对机体具有相似的表型,表现为线粒体功能受损、细胞内大分子积聚以及组织和身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