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指数是指每分钟心脏搏出量与体表面积的比值,常用于评估心功能。其计算公式为:CI=心输出量/体表面积,如心脏指数(升/分钟/平方米) = [心率(次/分钟) × 每搏输出量(毫升/次)] / 体表面积(平方米) / 1000。 心输出量可以通过肺动脉导管或超声心动图等方法测量;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公式可能会因为个体差...
CI心脏指数的正常值因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而异。一般来说,成年人的CI心脏指数在2.5到4.2L/...
心脏指数的正常值为3.0-3.5L/(min·㎡),心脏指数是用心脏的每分钟输出量,除以患者的体表面积,即单位体表面积心脏的射血,每个人身材体型不一样,体表面积不同,心脏的输出量随之不同,因此心脏指数可以用于不同成人之间心功能的比较。正常情况下成人的体表面积为1.6-1.7/
CI心脏指数即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主要用于评估心脏功能。它是指心脏每分输出量(CO)与体表面积(BSA)的比值,能够全面反映心脏功能状况,多用于手术或者重症患者的评估。计算公式为心脏指数(CI)=心输出量(CO)/体表面积(BSA)。在进行心脏指数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准确测量和计算体表面积,以确保结果的准...
1. 根据有来医生官方网站的信息,正常人心脏指数(CI)的正常值是3.0-3.5L/min/m2。 2. 百度百科提供的信息显示,心排血指数(即心脏指数CI)的正常值为2.6~4.2L/(min/m2)。 3. 民福康网站则指出,心脏指数的正常值约为2.5-4.5L/min/m2。 4. 医学教育网给出的心脏指数正常值为2.5~3.5L/(min·m2)。 综合...
正在备战护理考研的你,是否了解此知识点?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帮助大家合理备考护理考研考试,特整理相关内容,分享如下: 心排出量(CO)和心脏指数(CI):CO是心率和每搏排出量的乘积,成人正常值为4~6L/分钟;单位体表面积上的心排出量便称为心脏指数(CI),正常值为2.5~3.5L/(min·m2)。
解析 C 心脏指数(CI)是心输出量(CO)除以体表面积(BSA),单位通常为L/(min·m²)。正常心脏指数范围为2.5-4.0 L/(min·m²),因此其下限应为2.5 L/(min·m²),对应选项C。选项D和E的单位错误(cm²不符合临床常规)。选项A(2.0)和B(1.5)均低于正常下限,属于异常值。故正确答案为C。
心脏指数ci计算公式 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 CI)是用来评估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之一。它是指单位时间内心脏每分钟所能排出的血液量,通常以升/分钟/平方米(L/min/m²)来表示。心脏指数的计算公式为:CI = CO / BSA,其中CO表示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BSA表示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心输出...
CI/GEDI=3.3/6.4=0.515,其实两者的心功能指数变化不大。也就是没有心功能不全出现 我们看看第二张图片,CI/GEDI=2.2/9.2=0.23,CI/GEDI=3.1/8.5=0.36,是经过利尿后,心功能指数恢复,故虽然减少了前负荷,但是患者CI、CFI是增高的。其实这个也是Frank-Starling曲线与...
心脏指数的计算公式为CI = CO/BSA,其中CI代表心脏指数,CO代表每分钟心脏输出量,BSA代表身体表面积。心指数 (英语:cardiac index,简称CI)是血流动力学中涉及参数的以体表面积(BSA)所计算的每分钟左心室心输出量(CO),从而比较不同个体之间的心泵功能。测量单位是升每平方米每分钟(L/min/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