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欲之役,人心所困。世人皆言:“情之所至,生死相许。”然而,情欲如火,难以扑灭。沉溺其中,身心俱损。故曰:“情欲场中,多磨难。” 夫心为身役,身受心之累,故而世人多悲叹。欲免此役,必先修身养性。修身者,养其德也;养性者,养其心也。德者,心之基;心者,身之主。二者相辅相成,方能身心和谐。 修身之...
《心为身役(2018年版)是桑塔格的儿子戴维为其整理的日记第二卷:1964—1980,31岁到47岁,“桑塔格迅速成长为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家、评论家和思想家”,人前光芒四射,日记面前的桑塔格则“在不同世界(物质的,心灵的)之间来回穿梭”,感情方面无数次哀叹“没人爱,没... (展开) 1 0回应 未眠甜筒 2022-04...
桑塔格日记的第二卷,也是中译版苏珊·桑塔格全集的最后一本。第三卷日记中译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作为最厚的一本,《心为身役》收录了桑塔格1964-1980这16年间未曾对外透露的点点滴滴。读完,忽然桑塔格的形象不再遥远,不再那么高高在上(虽然她的批评在争取一种和蔼的态度,但语词的锋芒总有一种光线自上而下贯...
首先,桑塔哥的‘心为身役’论认为,意识和思考是行动的主导,而身体则是被动的工具。这种观念在理论上容易让人信服,毕竟我们广泛崇尚理性思维,认为思考是行动的前提。然而,当我们深入到具体的行动实践中,尤其是在竞技体育和艺术创作中,这种假设就显得不那么靠谱。举例来说,一个网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打球姿...
《心为身役》经典语录名句经典语句摘抄欣赏:1.情感上,我想过留下来。理智上,我想离开。和往常一样,我好像总是享受自我惩罚。 2.没有人格神,也没有来生。 3.说一种感觉、一种印象,就是消减它——驱逐它。 但有时感情太过强烈:激情,痴迷。像浪漫...
在当代思想界,苏珊•桑塔格的“心为身役”论引起了广泛讨论。她认为,思想和心智是身体行为的主导,而许多伟大的思想家也趋向于这样的看法。然而,这一理论是否真的是正确的呢?在竞技和艺术的领域,或许我们能找到另一个更现实的结论。 若你是一名运动员,尤其是练习武术或各种体育项目的人,你会清晰地明白:在比赛的...
【原文】心为形役,尘世马牛;身被名牵,樊笼鸡骛。 【释义】人心如果成为形体的奴隶,那么就如同牛马一般活在世上。倘若身心为声名所束缚,那么就如同关在笼中的鸡鸭一样了。 【浅解】心是人的主宰,人与禽兽 最大的不同处,便是人有心,会思想。马牛是不会思想的,它们奔波...
现在这一卷,我称之为《心为身役》——选自本卷日记的一句话——会是一部充满活力、成功的成年时期的小说。关于第三卷,也即最后一卷,我暂且不说。
书的全名是《心为身役:苏珊·桑塔格的日记和笔记(1964-1980)》(As Consciousness is Harnessed to Flesh: Journals and Notebooks.1964-1980)。由作者的儿子戴维·里夫主编,姚君伟翻译。全书被编者视为“一部政治成长小说”,实际上也谈不上多政治,里面讲自我、讲艺术、讲哲学的成分远远多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