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死则道不生,欲不灭则道不存”此句,或有言出自《道德经》第四章,然吾细思之,此句实非《道德经》原文所载,而乃对道家修行理念之高度概括。 实则,此句之精神,与道家“无为而治”、“清心寡欲”之思想相契合。它强调了修行过程中,心灵之净化与欲望之克制的重要性。心灵若不远离杂念、执着与贪欲,便难以...
1.心不死,则道不生,是出自“老子的《道德经》”。2.在《道德经》里心不死,是指人性本恶,人的欲望是贪婪永无止境的,只有一个人原来的恶心死了;这个人才会变得有道德心,有责任感。3.如果前途末路了,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是坚持会让我们从一开始就收获。"心不死则道不生,欲不灭则道不存"告诉我们,如果没...
亲~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四十章,意思是心灵不停止,道就不会产生;欲望不熄灭,道就不会存在。这是在强调道德修行的重要性,只有心灵清明,欲望淡泊,才能真正地体悟到道的存在和意义。
心不死则道不生,欲不灭则道不存出自哪里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中的第四章,是老子经典的开篇之一,意味着在追求道的修行过程中,心灵的净化和欲望的消除是重要的条件。以下是对于这句话的详细解释:1.背景介绍:《道德经》是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老子所著,是道家思想的经典之
这句话“心不死则道不生,欲不灭则道不存”是中国古代道家哲学的一种表达,它强调了心灵净化和欲望控制对于追求真理或道的重要性。这句话的含义是: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没有经历死亡般的沉寂和重生,那么他就无法真正理解和体验“道”的精髓。同样,如果一个人的欲望没有得到有效...
心不死则道不生欲不灭则道不存什么意思 来自稀土学院吧 百度用户#4256044614 贴吧用户_G35KWe106-23 65 《最上乘论》——唐.五祖弘忍禅师 述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体须识。当身心本来清净不生 来自习禅录...
2.心不死则道不生:这句话表达了一个重要的观念,即在寻求修行道的过程中,人们的心灵状态至关重要。心不死意味着心灵应当远离杂念、执着和贪欲,净化心灵,使得人能够与道相通,获得启示和智慧。只有心灵清净、虚怀若谷,才能滋生和追求道。3.欲不灭则道不存:这句话强调了修行者需要控制自身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