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纳河上的桥》这部表现形式新颖别致的小说,仅用20多万字的篇幅就概括了一个国家450年的历史。它既准确地描述了几个世纪以来维舍格勒城一系列的重大历史事件,也细致地勾画出一幅幅情趣盎然的生活场景,成功地塑造了几十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人物。 德里纳河上的桥即是作者构思的 焦点,几乎成了小说主人公的化...
《德里纳河上的桥》这部表现形式新颖别致的小说,仅用20多万字的篇幅就概括了一个国家450年的历史。它既准确地描述了几个世纪以来维舍格勒城一系列的重大历史事件,也细致地勾画出一幅幅情趣盎然的生活场景,成功地塑造了几十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人物。
在波黑维舍格勒市,一座历史悠久的桥梁——穆罕默德·帕夏·索科罗维奇大桥(Mehmed Pasa Sokolovic Bridge)横跨德里纳河(Drina River)。这座大桥建于1577年,以当时奥特曼帝国负责政务的穆罕默德·帕夏·索科罗维奇的名字命名。2007年,这座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目录》,成为波黑的文化遗产之一。然而,真正让...
《德里纳河上的桥》是201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塞尔维亚]伊沃·安德里奇,译者是高韧。内容简介 《德里纳河上的桥》这部表现形式新颖别致的小说,仅用20多万字的篇幅就概括了一个国家450年的历史。它既准确地描述了几个世纪以来维合格勒城一系列的重大历史事件,也细致地勾画出一幅幅情趣盎然的生活...
《德里纳河上的桥》的叙事主体不是塞尔维亚民族或维舍格勒小城,而是围绕着它们缓缓运转的河流,其中流露着对和平与战争的悲叹,以及对河流两岸和解的希望与绝望。身为塞尔维亚语作家,安德里奇的作品里当然有着对本民族的眷顾期许,但若是仅凭此便像那些指责者所说的,将他归纳为一个“大塞尔维亚主义分子”,那世界上所有...
德里纳河上的桥,是南斯拉夫现代作家伊沃·安德里奇创作的长篇小说。《德里纳河上的桥》这部表现形式新颖别致的小说,仅用20多万字的篇幅就概括了一个国家450年的历史。它既准确地描述了几今世纪以来维合格勒城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也细致地勾画出一幅幅情趣盎然的生活场景,
在欧洲地中海六国的旅行中,我们来到了一处特别的文学地标——德里纳河上的桥。这座桥不仅连接了两岸,更在文学的世界里搭建起了一座通往心灵的桥梁。4月4日上午九点半,我们离开了萨拉热窝的“黄堡”,踏上了前往维舍格勒的旅程。这场跨越110公里的旅程,只为了一睹另一座桥的风采。波黑境内多山,山地占据了...
直到第二次世界爆发,德军入侵南斯拉夫。纳粹仍然囚禁安德里奇,在此期间,他写下了巨著《德里纳河上的桥》。 小说的发生地维舍格勒是作者的故乡,他从小就在塞尔维亚人和穆斯林混居的社区中上学、生活。而这正是巴尔干半岛上的常态。 因为处于奥斯曼帝国和欧洲各强权的拉锯地带,各路人马你方唱罢我登场。巴尔干半岛上族裔...
波黑,一个山峦叠嶂的国家,河流纵横交错。维舍格勒,这座位于德里纳河畔的小镇,拥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一座灰白色的石桥。在青山绿水间,德里纳河的浅青色水流汹涌而出,昼夜不息,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永恒的旋律。这座石桥,静静地横跨在河流之上,为维舍格勒带来了平静而美好的生活。桥下,水流潺潺,仿佛在诉说着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