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西效应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包括教育、管理、政治等。本文将以德西效应的应用为切入点,探讨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的重要领域,而德西效应在教育中的应用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对于那些自信心过强的学生,教师需要及时发现他们的能力局限,并引导他们正确评估...
德西效应应用 德西效应是指人们对于自己的期望水平越高,就越有可能实现这些期望。这种效应在教育、职场、体育等领域中有广泛应用。 在教育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树立高期望,鼓励他们积极学习。研究表明,当教师对学生的期望高时,学生的表现也更好。教师可以通过给予学生挑战性的任务和积极的反馈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期望水平...
不当使用可能会引发“德西效应”,反而挫伤员工士气。IBM有一句深入人心的说法:“加薪并非理所当然!”尽管IBM的薪资并非最高,也非最低,但其薪酬策略却独具匠心:优秀的员工在IBM,表现提升必然伴随着加薪的保证。
南杉 说了,大妈来劲,橘子都不要了 2021-05-05 回复喜欢 展开其他 1 条回复 左右 2021-03-22 回复1 Amanda龙 过度理由效应 2021-04-26 回复喜欢 登录知乎,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更懂你的优质内容 更专业的大咖答主 更深度的互动交流 ...
德西效应: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德西效应的应用的是()。 A. 甲是音乐系的学生,暑假期间陪表弟练钢琴,舅妈硬要给他钱,甲不愿意再去舅妈家了 B. 乙暑假期间在一家公司兼职,每月工资...
德西效应表现为人们对自己能力的过高估计,以及对他人能力的低估。具体来说,德西效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2.1 自我评价的偏差 德西效应使得人们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这种高估可能源于自我保护的需要,人们希望维持对自己的正面形象,因此忽略了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 2.2 对他人能力的低估 与自我评价...
“德西效应”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个专门的实验。他让大学生做被试者,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者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者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者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
运用“德西效应”可以成功破解这一难题。第一阶段为“投饵”。即运用奖励的控制功能,给训练成绩好的官兵...
这个智慧的老人所应用的方法,其本质上,正是结合心理学上的所说的德西效应——适度的奖励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励却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情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看到这可能有朋友立马会有这样的想法,那我有些时候将孩子的成绩跟实物奖励绑定是不是就会导致孩子,丧失内部动机啊?
回答: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当外加报酬和内感 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使工作的动机力量培增,积极性更高,反而其效果降低,变成是二者之差,外加报酬(主要是奖励)反而会抵消内感报酬的作用。 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