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兼修”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词汇,它主要强调了在个人修养、法律教育以及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中,道德(德)与法律(法)应当并重、相互融合的理念。以下是对“德法兼修”几个层面的解读: 一、个人修养层面 在个人成长和道德修养的过程中,“德法兼修”意味着不仅要注重道德品质的提升,还要增强法律意识,做到遵纪守法...
我将胸怀国之大者,争做崇德向善、严守法纪的模范,带头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弘扬“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法大精神,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对外传播,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提升我国法治体系和法治理论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我将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德法兼修创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因此,德法兼修的重要性在于,要让人们既有内在的道德修养,又有外在的法律规范,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和个人的利益。 二、明法笃行 “明法笃行”,是指要明确法律规定,坚决执行法律。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基石,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和指导。因此,要让社会有序运转,就必须坚决执行法律。 但...
办好法学教育,必须把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放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许多案件,不需要多少法律专业知识,凭良知就能明断是非,但一些案件的处理就偏偏弄得是非界限很不清楚。各行各业都要有自己的职业良知,心中一点职业良知都没有,甚至连做人...
德法兼修事上练的意思就是在学习和实践中,既要做一个有道德品质的人,又要做一个懂法守法的人。 在我国,德法兼修事上练被视为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准。道德品质是人格的基石,而法律法规是社会秩序的保障。一个人只有德法兼修,才能在社会中立足,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要实现德法兼修事上练,首先要加强道德...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德法兼修、明法笃行的高素质法治人才。”马怀德强调说。2023年全国“两会”上,马怀德提交了三件提案,分别关于建议编纂行政基本法典和教育法典,深化法学理论研究等,“相关部门都及时做了答复,从这些答复可以看到,承办单位认真研究吸纳了意见建议,并作出了比较详细的解释,还就有关工作作出...
善用“大思政课”需要坚持政治引导功能,打通教育场域,串连教育内容,让思政课与时代同向、与现实同频、与实践同行。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通过“用理想来讲话”“用专业来对话”“用历史来传话”“用实践来共话”,书写“大思政课”铸魂育人新篇章,培养了一大批德法兼修、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法治人才。用理想...
德法兼修明法笃行意思 “德法兼修明法笃行”,这是一句古语,意思是说,要同时注重德行和法律,明白法律的意义并且坚定地执行。这句话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即德法兼修,才能真正做到明法笃行。 德行是一个人的品德,包括诚实、正直、勤劳、谦虚、尊重他人等方面。德行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
法治金句(朗读版):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 刘亚慧 高新法院审管办工作人员 ·图为合肥两级法院开启为期三天的政治轮训。音频:刘亚慧 原标题:《法治金句(朗读版):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来源: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
此句出自阳明先生提出的道德修养方法,原句为:知行合一致良知,德法兼修事上练,是一句谚语或格言,旨在强调知识与行动的统一,以及品德修养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世称王阳明,明朝绍兴府余姚人(今中国浙江余姚市),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