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同盟条约》是德意两国于1939年5月22日签订的军事政治同盟条约,又称《钢铁盟约》《德意友好同盟条约》。1937年德、意、日三国签署的《反共产国际协定》没有包含军事上相互支援的条款,不能满足三国扩大侵略的需要。1938年1月,日本和德国开始进行关于缔结军事政治同盟的谈判,意大利于1939年1月加入谈判。但是...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又作《三国公约》、《三国盟约》、《三方公约》、《柏林公约》(英语:Tripartite Pact;德语:Dreimächtepakt;意大利语:Patto tripartito;日语:日独伊三国間条約〔日獨伊三國間條約〕),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于1940年9月27日在柏林分别由德意日三国代表里宾特洛甫、齐亚诺和来栖三郎签署...
同盟的关系。 日本、德国和意大利国旗并列于柏林的日本驻德大使馆外,约1940年 该条约的正式名称是《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于1940年9月27日由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在德国柏林签署。这项协定标志着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国同盟的建立,旨在通过共同合作来实现更大的目标,建立和维持新的世界秩序。此举被视为对美国的一种...
1940年9月27日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三国外交代表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即:三国公约),成立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为核心的军事集团。轴心国的战略目标是,德国攻占南俄,日本攻占蒙古,意大利自北非跨苏伊士运河攻占中东,德日意军队再共同于伊朗会师。图为柏林日本大使馆外悬挂的三国国旗。三国同盟条约正式...
只有通过对话与合作,才能实现持久的和平与繁荣。1940年9月的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是二战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不仅改变了战争的格局,也为后来的国际关系埋下了伏笔。历史的教训提醒我们,珍惜和平、促进合作,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希望我们能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1940年9月27日,历史的车轮驶至柏林,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与大日本帝国在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宣告轴心国同盟的正式建立。此协定旨在共同合作,实现新的世界秩序,对美国构成某种警告。《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正式确立了三国同盟关系,填补了1936年德日协定与反共产国际协定的不足,并消除1939年苏德...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结盟的日本就要搭车攫取法国在印度支那半岛的殖民地,并攫取他们在华的全部利益。日本南进战略的第一步就是从法国手中夺取越南。1940年9月,日军入侵越南北部,口实是封锁英国通过越南北部的铁路向中国军队输送军火的国际通道。1940年9月下旬,日本外务向松冈洋佑出访德国,签订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正确答案:《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二战”爆发后,德、日为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于1940年9月举行谈判,意大利随后加入,三国于9月签订《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规定:日本承认德国和意大利在欧洲的领导权,德国和意大利承认日本在大东亚的领导权;缔约国受到目前不在欧战或中日冲突中的一国攻击时,彼此以政治、经济和军事手...
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正式结成军事同盟。条约规定:日本承认德、意在建立欧洲“新秩序”中的领导权,德、意则承认日本在建立东亚“新秩序”中的领导权。这一条约签订时间为( )A.1936年B.1937年C.1940年D.1942年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