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德彪西的《牧神午后》。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牧神午后》是一首梦幻一般的交响诗,是德彪西的第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印象主义作品,可以说,德彪西通过这一音诗而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因而此曲被后人誉为“德彪西的第一颗管弦乐定时炸弹”。从标题可以知道,他的音乐是受他的朋友斯蒂芬·马拉美的著名诗篇《...
不同乐器各自的音色和性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牧神午后前奏曲》的成功,是德彪西将印象主义艺术特征与象征主义特征运用到音乐艺术中的一个典范。《牧神的午后》是德彪西最早的不朽名作,这首前奏曲作于1892—1894年,1894年12月22日由古斯塔夫·多莱(Gustave Doret, 1866—1943)指挥首演。●作品赏析——《夜之幽灵...
德彪西在《牧神午后》中创造性地采用了 英国管乐器,原因在于,德彪西认为英国管能够产生婉转﹑悠远的声调,这对印 象主义音乐来说再合适不过了。并且,德彪西在演奏《牧神午后》时还使用了 两架竖琴,这延续了其固有的风格,原因在于他写的和声极其复杂,单架竖琴 无法有效进行和声演奏。此外,德彪西着力开创了乐队的装饰性...
-1-德彪西作品《牧神午后》赏析宋晓婷(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辽宁大连116001)北方音乐编辑部投稿邮箱2875205015@qq摘要:《牧神午后》是德彪西根据法国诗人马拉美的同名诗所作,在创作《牧神午后》时德彪西充分利用了管弦乐队的色彩与音响,展现一种朦胧、飘忽、神秘的境界。《牧神午后》不单奠定了德彪西在音乐界的地位,...
德彪西《牧神午后》赏析
德彪西作品牧神午后赏析第二段展现出的音乐是整个作品中十分优美的由所有的水管组奏出旋律弦乐演奏的旋律很细在切分节奏的演奏时也很轻表现出整个旋律的移动性两架竖琴的琴音也融合其中随着音乐的发展力度逐渐增强最终使乐曲的热情达到一个顶端 德彪西作品牧神午后赏析 德彪西作品《牧神午后》赏析 宋晓婷 (辽宁师范大学...
《牧神午后》是德彪西根据法国诗人马拉美的同名诗所作,在创作《牧神午后》时德彪西充分利用了管弦乐队的色彩与音响,展现一种朦胧,飘忽,神秘的境界.《牧神午后》不单奠定了德彪西在音乐界的地位,确立了印象主义音乐风格,也对二十世纪的音乐发展有深远影响.文章就赏析德彪西的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 关键词: 德彪西...
本模板为德彪西管弦乐作品之前奏曲《牧神午后》的赏析和发展效果论文-,格式为word,说课稿风格,可用于校园教育演讲展示,文字图片可以直接替换,使用简单方便。
高一【音乐(湖南文艺版)】印象主义音乐赏析:德彪西《牧神午后》-课件.ppt,请思考: 《牧神午后》前奏曲 中间部分 《牧神午后》前奏曲 慵懒的神态 欲望与幻想 进入 梦乡 请思考: 《牧神午后》前奏曲 结尾部分 德彪西 (1862-1918) 主讲人 可编辑 可编辑某某学校 印象主义
1.德彪西作品《牧神午后》赏析2.画说音乐风格:《牧神午后》与印象主义 写于德彪西逝世一百周年3.探讨德彪西长笛作品《牧神午后》的音乐创作理念4.探讨德彪西长笛作品《牧神午后》的音乐创作理念5.德彪西管弦乐作品之前奏曲《牧神午后》的赏析与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