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斗宫德化窑遗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城东南隅,是一处从唐代到民国的窑址。屈斗宫德化窑遗址包括龙浔镇、浔中镇、三班镇及盖德乡四个乡镇范围内的宋代至明代的古瓷窑址。其中,龙浔、浔中两镇宋元窑址20处,明代窑址20处;盖德乡宋元窑址6处,三班镇宋元窑址11处,明代窑址8处,共计65处。 窑址出土的...
内坂窑址位于德化县三班镇泗滨村、三班村,西北部大兴岭东北面山坡上,上寮溪南岸,西北距尾林一号窑约230米,面积约3600平方米。经2016年、2019年调查勘探,已确认4处宋元时期龙窑、分室龙窑遗迹,窑炉均保存较好。 【内坂Y2窑炉遗址】2020年,福建博物院组织队伍对二号窑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13平方米。揭露二...
尾林窑与内坂窑位于德化三班镇,坐落于山林间,两窑仅一溪之隔。窑址皆顺山势而建,四周林木繁茂,适合就地取“柴”;而古时此处溪水充盈,亦便于匠人们行舟运货、取水制陶。在这里,上等优质的陶土、德化匠人的巧手、日臻先进的窑炉,共同造就了德化瓷器温润如玉、白如凝脂的特性。沿山路而行,窑炉、作坊、水渠...
德化大垄口窑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德化窑的重要组成窑址之一,位于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内。为配合遗址公园保护展示需要,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4年9月至12月,福建省考古研究院与德化县文物保护中心联合对大垄口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650平方米,发掘区域分Ⅰ、Ⅱ区,揭露两处明清时期窑炉遗迹以及部分作坊遗迹,...
位于德化县浔中镇宝美村破寨山西坡上,面积45000平方米。德化是我国古代三大瓷都之一,又是重要的外销瓷产地。全县已发现历代古瓷窑址238处,居全省之冠,屈斗宫窑址于1976年发掘一条长5701米、宽1.4为至2.95米的17间窑室的鸡笼式窑基,出土宋元进期的800多件烧制工具和6793件完、残瓷器。器型有碗、盘、碟...
而德化人在祭祀窑坊公时,却以创新瓷器为供品,陶瓷厂家与艺人都是带着最得意的新作品或获奖作品前来奉祀。这种的奉祀方式在全国各地的庙宇中大概绝无仅有。宋元时的屈斗宫古窑址,就在祖龙宫头上,两景相连,可以安排在一起游览。屈斗宫古瓷窑址,因窑址附近昔有屈斗宫小庙而得名。据资料显示,窑址东西宽约...
2021年7月,德化窑址(尾林-内坂窑址、屈斗宫窑址)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产点之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屈斗宫窑址窑炉依山而建,除窑顶坍塌外,其余结构保存较好,有火膛、窑室、窑门、隔墙、出烟室、护窑墙等遗迹。该窑为分室龙窑,是龙窑向阶级窑转化的过渡形式,反映了宋元...
德化陶瓷历史源远流长,始于夏商,兴于宋元,盛于明清。宋元时期,受益于泉州海洋贸易的繁荣,德化窑迅速崛起,境内窑场林立,产品大量销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德化窑址(屈斗宫窑址、尾林—内坂窑址)是“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出口商品生产代表性遗产点。
尾林窑、内坂窑遗址位于德化县三班镇,是德化窑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福建博物院曾组织队伍对尾林一号窑、内坂二号窑进行考古发掘。 “尾林窑址考古发掘揭露的四座窑炉横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这处窑址第一次较为完整地揭示德化窑从宋元时期的龙窑至明清时期的横室阶级窑的发展演变过程。在遗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