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茎这个概念是德勒兹和加塔利在他们合著的文本《千高原》中提出来的,用来形容一种四处伸展的、无等级制关系的模型。在这个文本的导论中,作者划分了三种类型的写作逻辑,在这其中,块茎模式被提出来反对根-树模型和胚根模型。正如德勒兹和加塔利在文中所写的:“块茎作为一种地下茎干,与木本根和胚根是完全不同的”。①...
摘要:德勒兹的块茎理论通常用来喻指一种具有后现代文化特征的思维模式或者文本形态,而其理论自身的生态伦理学意蕴并未得到应有的展开。在《千高原》一书中,德勒兹对块茎进行了大量阐述,试图借助块茎的“反谱系学”、“多元体”及“非地域化...
百度试题 题目德勒兹块茎理论的主要特点? A.运动生成路径B.静止生成状态C.过程与结果并行D.以过程为主结果为辅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 反馈 收藏
百度试题 题目德勒兹块茎理论的生成形式? A.质的变化B.量的变化C.重新组合D.分散布局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C 反馈 收藏
声明: 本网站大部分资源来源于用户创建编辑,上传,机构合作,自有兼职答题团队,如有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送邮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网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移除相关内容,刷刷题对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担法律上的任何义务或责任
某患者,女性,67岁。因急性肺部感染入院,有糖尿病史10年,体型消瘦,体质虚弱,查体:体温39.5,脉搏120次/分,呼吸26次/分。入院后卧床休息,遵医嘱给予静脉输液治疗。护士为其制订护理计划,确定护理目标,属于近期目标的是
在自然情景下的民族志影像生成是一种强调民族田野场域中的时空人—物—象—事有机/无机二重性生命样态的特殊影像叙事方式.这种特殊的影像叙事不仅包含了上行显性景观中的物象和下行隐性文脉中微观块茎式图景,共同构成了田野事象景观影像书写与赋意的构素,创序,筑模资源,而且实现了人(身体感官)/影像化(媒介技术)/现...
百度试题 题目德勒兹块茎理论的生成方法论? A.横向交叉B.纵向探索C.横向为主,纵向为辅D.横向和纵向结合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 反馈 收藏
德勒兹块茎理论的主要特点?A.运动生成路径 B.静止生成状态 C.过程与结果并行 D.以过程为主结果为辅查看答案更多“德勒兹块茎理论的主要特点?”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德勒兹块茎理论的生成形式? A、质的变化 B、量的变化 C、重新组合 D、分散布局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德勒兹块茎理论的生成方法论? A、横向交叉 ...
3864 德勒兹《千高原》(下) by:王廷志_4o 2.1万 德勒兹《差异与重复》 by:王廷志_4o 9714 德勒兹《千高原》(上) by:王廷志_4o 1.2万 德勒兹《康德的批判哲学》 by:王廷志_4o 3.3万 德勒兹、加塔利 |《千高原》 by:月光藏馬 2万 导读德勒兹与加塔利《千高原》 by:加一的大脸猫 2605 德勒兹《反俄狄浦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