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微针贴片在制备过程中,可机动调节贴片大小及微针长度,能在不规则的浅表性皮肤肿瘤组织处实现精准递送,有利于药物均匀分布在肿瘤部位。 第二,微针给药能够降低药物的全身渗漏,从而避免进一步的全身毒副作用 ,同时低痛的特性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顺应性 。 第三,微针本身可作为一种“机械性佐剂”,通过皮肤局部...
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祝华 实习生曲怡臻)5月14日,记者从海南大学获悉,该校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王朝辉研究设计了一种植入型微针贴片,可持续作用于术后残余肿瘤,并将其转化为原位肿瘤疫苗,激活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抑制肿瘤复发和转移。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先进医疗材料》。由于肿瘤具有高侵袭...
针对不同年龄段和健康状态的患者,微针介入治疗仍然需要医生的判断。对于老年人、体质虚弱或有其他基础疾病的人群,微针介入治疗同样可以作为安全有效的选择,但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而对于年轻患者,选择这种方式亦可更快地回归正常生活,减少治疗对生活的干扰。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肿瘤治疗方式已经有了显著变化,微针...
一旦将微针插入到皮肤中,嵌入的SPC微粒子就会暴露在液体中,产生气态的氧气泡,形成一个强烈的漩涡,以促进光敏剂的深部迁移。此外,生成的氧气可以在光动力学治疗过程中缓解4T1肿瘤的缺氧情况,增强抗肿瘤效果,减少副作用。这个策略不仅仅提供了一个强大的肿瘤光动力学治疗平台,相应的治疗思路也可以扩展到其他疾病的治疗...
一根微针切除恶性肿瘤 邹大爷是一名双肺恶性肿瘤患者,经多次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病情得以控制。近日,邹大爷出现气短等症状,到医院复查,发现左肺病灶较前明显增大,遂到军工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 入院后,肿瘤科主任白利君及主管医生刘晓燕为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医生考虑患者出现耐药,建议行肺病灶的射频消融治疗,患者...
基于荧光PCR的微针有望实现三维可视化肿瘤活检 病理活检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传统的肿瘤活检基于二维切片染色,存在漏检、耗时、依赖经验等局限性。为了实现高效的空间肿瘤活检,本文设计了一种仿生微针阵列,其基底由疏水纳米粒子组装而成,针尖由亲水的石墨烯-水凝胶支架固化而成。该微针在小鼠组织和临床标本检测中...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期,来自山东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中国药学杂志》发表了题为“微针系统在肿瘤疫苗中的研究进展”的综述文章,介绍了微针系统及其递送肿瘤抗原的机制,并总结了微针系统递送肿瘤抗原的研究进展,以期探索肿瘤抗原递送的新途径,推进微针系统在肿瘤疫苗中的应用,为新型肿瘤疫苗的开发提供参考。
师承国内介入医学泰斗罗鹏飞教授29年,精研程式微针技术,技术精湛,理论扎实,从事介入工作30多年以来,累计主刀介入手术超10000例。曾分别获得佛山市政府、顺德区政府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奖,并在全国性医学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获广泛好评。目前是罗鹏飞·王健介入科研团队主任委员及主刀医生。研究关于肿瘤生物活性程式灭活...
这项工作提出了使用疫苗激活γδ T细胞对肿瘤进行免疫治疗的新途径。γδ T细胞被肿瘤细胞膜上的抗原和微针物理刺激激活,CXCL13促进其在肿瘤部位的聚集。同时,该疫苗增强了抗原呈递细胞对抗原的摄取,诱导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延长了颗粒在淋巴结的积累,在多种肿瘤模型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效果。γδ T细胞相对广谱的抗原...
在《国家科学评论》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多孔微针贴片将CAR - T细胞直接植入实体肿瘤,从而增强CAR - T细胞的浸润、增殖和抗肿瘤活性。该策略通过克服实体肿瘤中物理和生理障碍造成的有限T细胞生物分布,为增强CAR - T细胞治疗实体肿瘤的疗效提供了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