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微系统所,即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Microsystem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简称上海微系统所),是中国科学院系统内的一个重要研究机构。 一、历史沿革 前身:成立于1928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是中国最早的工...
上海微系统所研究团队创新发展XOI晶圆转印技术,在国际上率先实现阵列化氧化镓单晶薄膜与1英寸金刚石衬底的异质集成,如图2所示。转移处理后氧化镓单晶薄膜材料摇摆曲线半高宽为78 arcsec,表面粗糙度为0.35 nm;金刚石/氧化镓异质界面过渡层厚度小于2 nm,界面热阻为21.7 m2·K/GW,为目前已报道最优值。基于此...
2023年上海微系统所“微观大世界”夏令营 12022023-9-4 06:37 互动 元旦专辑 | 互动视频-你对微所的认识有几分 8642023-1-1 03:58 元旦特辑 | 歌曲-别怕变老 3282023-1-1 05:25 元旦特辑 | 吉他独奏-LIKE A STAR 6842022-12-31 28:05 透视新科技 | 上海微系统所助力脑机互联发展 ...
24届上海微系统所总分前五名经验分享mp.weixin.qq.com/s/UPmHpO0QuHkfkjj2Nj3sZA 一、个人信息 24考研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专业课方向为856电子信息专硕。初试成绩385分,复试90.77分,初试第8,复试第2,综合排名第4。本经验贴适用于有一定基础、比较能卷但是非常焦虑迷茫的同学,希望...
2023年,上海微系统所成功申报芯片科学实践工作站,承担起为上海市培养芯片青少年人才的重任。2024年7月15日,实践站首届开学典礼在上海微系统所长宁园区隆重举行,标志着学生培养工作正式启动。此次活动邀请市教委、市科委、市科艺中心相关部门领...
2024年5月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微系统所”)欧欣研究员团队在钽酸锂异质集成晶圆及高性能光子芯片制备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成果以《可批量制造的钽酸锂集成光子芯片》(Lithium tantalate photonic inte...
设有传感技术实验室、纳米材料与器件实验室,太赫兹固态技术实验室、微系统技术实验室、宽带无线通信实验室、硅基材料与集成器件实验室、超导电子学实验室、仿生视觉系统实验室、2020 X-Lab实验室等九个实验室。 上海微系统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2024年5月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微系统所”)欧欣研究员团队在钽酸锂异质集成晶圆及高性能光子芯片制备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成果以《可批量制造的钽酸锂集成光子芯片》(Lithium tantalate photonic integrated circuits for volume manufacturing)为题,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上海微系统所现有传感技术、集成电路材料、微系统技术三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有无线传感网与通信、太赫兹固态技术、高端硅基材料三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设有传感技术实验室、纳米材料与器件实验室,太赫兹固态技术实验室、微系统技术实验室、宽带无线通信实验室、硅基材料与集成器件实验室、超导电子学实验室、仿生视觉系统实...
上海微系统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有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十四五”期间,微系统所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