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滤、超滤和纳滤等——依靠压力和膜进行工作,制膜的原料也是醋酸纤维素或聚酰胺、聚砜等,但删去热处理工序,使制成的膜孔径较大,能够在较小的压力下工作,而且有较大的水通量。微滤技术适合于去除胶体、悬浮固体和细菌,现多用于取代深床过滤,降低出水浊度,强化水的消毒,有时也作反渗透的预处理。超滤能去除相对分...
反渗透(RO)技术 其过滤精度高达0001微米左右,是美国60年代初研发的一种高精度膜法分离技术。该技术利用压差,能有效地滤除水中的各类杂质,包括有害和有益的,且仅允许水分子通过。因此,反渗透技术常用于纯净水、工业超纯水以及医药超纯水的生产。但值得注意的是,反渗透过程需要加压和加电。RO是英文Reverse Osmo...
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的区别主要在于过滤精度、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不同哦。简单来说: 过滤精度:微滤是过滤精度最低的,只能去除大颗粒杂质;超滤能滤除细菌等有害物质,同时保留矿物质;纳滤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能去除部分溶解盐;反渗透过滤精度最高,几乎能去除一切杂质。 工作原理:微滤和超滤是利用膜两侧的压力差...
此外,超滤膜的形态也多种多样,包括平面膜、卷式膜、管式膜以及中空纤维膜等。其广泛的应用范围和出色的过滤效果,使得超滤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单元操作。值得注意的是,纳滤技术虽然过滤精度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但其脱盐率低于反渗透。市场上曾有一种观点认为纳滤是疏松的反渗透,但这实际上是对技术概念的误...
1、什么是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微滤又称为微孔过滤,它属于精密过滤,其基本原理是筛分过程,在静压差作用下滤除0.1T0um的微粒,操作压力为0.7-7kPa,原料液在压差作用下,其中水(溶剂)透过膜上的微孔流到膜的低压侧,为透过液,大于膜孔的微粒被截留,从而实现原料液中的微粒与溶剂的分离。微滤过程对微粒的截留...
超滤(简称UF)是以压力为推动力,利用超滤膜不同孔径对液体进行分离的物理筛分过程。超滤同反渗透技术类似,是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在从反渗透到电微滤的分离范围的谱图中,居于纳滤(NF)与微滤(MF)之间,截留分子量范围为50-500000道尔顿,相应膜孔径大小的近似值为50—1000A。 什么是纳滤? 纳滤膜的一个很大...
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的概念和区别 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的区别 1、超滤(UF):过滤精度在微米,属于二十一世纪高新技术之一。 是一种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可滤除水中的铁锈、泥沙、 悬浮物、胶体、细菌、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并能保留对 人体有益的一些矿物质元素。是矿泉水、山泉水生产工艺中的 ...
根据膜的孔径大小、电荷性、操作压力等不同,膜分离技术可以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四种。将从这...
反渗透不仅可以用于制备纯化水,而且还可以用来制备具有注射水的质量的水。反渗透膜经过长时间运作,会沉积一些难以清洗的污垢造成膜性能下降。当反渗透膜受污染时,可以使用清洗装置对RO膜组件进行化学清洗。超滤、纳滤、微滤和反渗透,各有优缺点,对进水水质和操作环境要求不同,企业可以结合自身条件进行选择或者组合,...
超滤膜:能截留能截留大于0.01微米的物质。超滤膜允许小分子物质和溶解性固体等通过,同时将截留下胶体、蛋白质、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机物。超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1-7bar。纳滤膜:能截留纳米级(0.001微米)的物质。纳滤膜的操作区间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其截留有机物的分子量约为200-800MW左右,截留溶解盐类的能力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