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遥感技术 微波遥感技术,利用微波装置探测物体的微波辐射和散射,发现和识别目标的遥感技术。利用微波装置探测物体的微波辐射和散射,发现和识别目标的遥感技术。微波遥感对云雾、植被和地表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可全天候工作。微波遥感器有侧视雷达、微波辐射计、微波测高计等。广泛用于军事航空和航天遥感侦察与探测。
《SAR 技术:开启对地观测的新视界》在科技的浩瀚星空中,SAR 技术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回溯往昔,20 世纪 50 年代,它如同一个神秘的来客,悄然诞生在科研的舞台之上。自那刻起,便踏上了成为微波遥感领域中流砥柱的非凡征程。美国,作为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先驱者,在 1978 年,由 NASA 成功发射了首颗 ...
当时,SAR被提出并研制成功,作为一种微波遥感设备,它迅速发展成为微波遥感设备中最有成效的传感器之一。具体来说,美国是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发源地。早在1978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就成功发射了第一颗SAR卫星——海洋卫星(Seasat)。该卫星的轨道高度为795km,分辨率为25m,测绘带宽度为100km,这标志着SAR...
微波遥感是传感器的工作波长在微波波谱区的遥感技术,波长约从一厘米到几十厘米,可以在所有天气条件下进行观测,不受云雨的限制。 这是可见和/红外遥感无法实现的优势。 微波遥感的发展历史 微波遥感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以下是其主要的发展历程: ...
微波遥感是一种通过电磁波对地表物体进行探测的技术,主要通过微波信号的反射和散射来分析地表物体的性质和特征。微波遥感技术可以用于气象、环境、农业、水文等多个领域,比如可以监测海洋的风浪、沙漠的水分和降雨量等。 二、激光雷达技术 激光雷达是一种使用激光束进行测量和成像的高精度...
微波遥感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微波波段的电磁波对地球表面进行探测与测量。 1.电磁波和物体的相互作用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与物体相互作用,其中包括反射、散射和吸收等现象。在微波波段,不同的地物对电磁波的反应有所不同,这样就可以通过测量反射、散射和吸收等现象来推测地物的性质和分布。 2.微波的频率选择 微波波段的...
微波遥感技术是利用微波波段的电磁波对地球表面进行探测和监测的技术。它具有穿透云层、雾气和雨水的能力,因此在地质勘探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微波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接收地表反射的微波信号来获取地表信息,包括地形、地貌、地下水资源以及地质构造等重要数据。 二、1.地质构造探测 微波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探测地下的微波信号反射情...
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合成孔径雷达)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SAR被提出并研制成功,作为一种微波遥感设备,它迅速发展成为微波遥感设备中最有成效的传感器之一。 具体来说,美国是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发源地。早在1978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就成功发射了第一颗SAR卫星——海洋卫星(Seasat)。该卫星的轨...
中科院微波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定位,是面向国家对微波遥感的重大应用需求以及地球与空间前沿科学研究对微波遥感的探测需求。 在这一需求目标的引领下,实验室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气象卫星、海洋卫星等重大任务微波遥感技术研究和微波遥感器的研制工作,实现了多个“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