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射台,南巡碑,足以说明“莎泉直道”对于北魏的战略重要性 那是公元一九八五年十月在大同市灵丘县城东南唐河流径的隘门峪约八华里处,发现了一处北魏前期的“南巡御射碑”遗址坐落在峪内西侧的台地中央处,发现一尊半露于土表层的大石龟。石龟质地为白色石灰岩,表面光滑并雕有粗扩简练的纹饰,其身躯保存完整...
ywy20082008@126.com 星期六 172022 年 9 月日 农历壬寅年八月廿二 保定日报社主办 易县迄今发现的最早碑刻,距今已 1500 余年;最早见于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撰《水经注》中 北魏第一碑——《御射碑》 见御射三碑,略记碑文内容,名之为 《御射碑》,后代因之.此为《御射碑》 著录之始,宋乐史《太平寰宇记...
一是拓跋焘,拓跋余父子两代皇帝被同一个叫宗爱的宦官所杀;二是拓跋焘,拓跋睿爷孙两代皇帝分别做了一件极为相似的事情,那就是刊刻御射碑。 世存的北魏御射碑有两个版本,一是北魏太武皇帝于太延元年,即公元四百三十五年所制皇帝东巡之碑;一是北魏文成皇帝,也就是太武皇帝的嫡孙,于和平二年,即公元四百六十...
的“御射”活动,不过那次是“东巡”,留下的是在不同地点立起的三通内容相同的《皇帝东巡之碑》,这次却是南巡,路线是向东南经定州、冀州,最后向南下相州达于邺都(今河北临漳及河南安阳一带),所以留下的是南巡碑。 南巡碑碑座基本完好,碑额断裂为二也尚成形状,而碑身却只有一些碎块残段拼粘而成。1980年代...
清•乾隆《御射碑(在易州西南水經注徐水西有御射碑凡三皆翼對層崖石文雲太延元年十二月車駕東巡徑五回之險途覽崇峰之竦峙乃停駕路側援弓而射之飛矢踰於崖山刊石用贊元功夾砌有層台二所即御射處也)》鑑賞:「北魏三銘識太延,碑稱御射勒沿川。踰崖飛矢尋常耳(飛矢踰崖木
“南巡御射碑 ” J卜 灵 丘 县 文 管 所 灵丘县文物管理所在文物普查中 , 于灵 丘县城东南唐河水经流的隘门峪内约呼公里 处 , 发现了一处属于北魏前期的 “南巡御射 碑 ”遗址 。 遗址座落在峪内西侧的台地中央 处 ,经勘寻 , 发现一尊半露于土表的大石龟 ...
关于御射碑的位置,郦道元的文中说在御射台南,但灵丘县文物管理所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文物普查发现御射碑座的“遗址座落在峪内西侧的台地中央处,”。是郦道元把位置搞错了,还是御射碑刊立后有过挪动?有人认为,御射碑不是南巡碑。也就是说,郦道元文中的御射碑不是现在出土的南巡碑,是另有其碑。这种观点不太...
2. 在易州西南水经注徐水西有御射碑凡三皆翼对层崖石文云太延元年十二月车驾东巡径五回之险途览崇峰之竦峙乃停驾路侧援弓而射之飞矢踰于崖山刊石用赞元功夹砌有层台二所即御射处也 参考注释 北魏 (1).指秦 汉 之际 魏豹 建立的政权。《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汉 王发 蜀汉 ,定 ...
走进灵丘,你会发现这里不仅是一处风景秀丽的胜地,更是历史的厚重之地。御射台与南巡碑,这两处北魏遗迹,静静地诉说着千年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探寻背后的历史沧桑。御射台和它的历史 在灵丘县城出发,沿着前往觉山寺的约12公里路程,你会遇见一处历史悠久的北魏遗迹——御射台。它...
汉画像石拓片【御射图】尺寸:176×95.5厘米,所标尺寸是纸张尺寸。,,碑帖原拓,se31844351,碑帖原拓,石画拓片,,年代不详,其他尺寸,,宣纸,,单张,,,价格:150,7788收藏__收藏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