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天台山之游结束,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心向往之。字里行间美景跃然纸上,然游历之苦也可见一斑。山间路多不可骑马,作者每日步行翻山越岭几十里,更有攀草木而上、沿壁上凿孔而行、涉水而过等险象。故吾大爱徐先生之文,更敬徐先生之精神!
《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原文及翻译 【导语】: 游天台山日记后 壬申(1632年)三月十四日 自宁海发骑骑马出发,四十五里,宿岔路口。其东南十五里为桑洲驿,乃台郡道也;西南十里松门岭,为入天台道。 十五日 渡水母溪,登松门岭,过玉爱 游天台山日记后 壬申(1632年)三月十四日 自宁海发骑骑马出发,四十五里...
徐霞客游天台山日记原文及翻译如下: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生于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繇役,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年三十,母遣之出游东南佳山水,皆几案衣带间物耳有再三至,有数至,无仅一至者 其行也,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
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浙江台州府原文及翻译游天台山日记浙江台州府【原文】癸丑③之三月晦④,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三十里,至梁隍山。闻此地於菟⑤夹道⑥,月伤数十人,遂止宿。【注释】①天台山:在浙江天台县北,是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
据北京时间记者报道,2018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北京道教协会会长黄信阳说:“今年我的提案之一是:建议把徐霞客《游天台山日记》编进中小学教材。”黄信阳说,徐霞客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游记》是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旅游文化作品,而《游天台山日记》则是其开篇...
《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初三日,二十里,过上方广,至石梁,礼佛昙花亭,不暇细观飞瀑。下至下方广,仰视石梁飞瀑,忽在天际。闲断桥、珠帘尤胜,僧言饭后行犹及往返,遂由仙筏桥向山后。越一岭,沿涧八九里,水瀑从石门泻下,旋转三曲。上层为断桥,...
《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十》文言文及翻译 二十二日由北城外历凤凰山北麓,经北门,二里,过黄备 桥。桥架曹溪之上。西北行十里,溯溪至元口。又五里至官庄前, 西南渡溪,又十里至陈坊。北渡小木桥,为曹山寺道。遂令顾仆 同担夫西至乐安之流坑,余与静闻携被襆 fú 包袱,渡桥沿小溪 入。五里,为狮子口。
又十里,抵松门岭,山峻路滑,舍骑步行。自奉化来,虽越岭数重,皆循山麓;至此迂回临陟,俱在山脊。 而雨后新霁晴,泉声山色,往复创变,翠丛中山鹃映发,今人攀历忘苦。又十五里,饭于筋竹庵。山顶随处种麦。从筋竹岭南行,则向国清大路。适有国清僧云峰同饭,言此抵石梁,山险路长,行李不便,不若以轻装往,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