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阶与严嵩差距显著,因徐阶符合文官集团利益,获舆论支持,名声更佳;反之严嵩。文官集团择利而赞,取其优点,去其弊端,即便非完人亦不例外。
其次、当时高拱不但是内阁首辅,还是吏部尚书,要是得罪他,将来京察又岂会有好日子过?要知道,高拱一上台就已经清理掉徐阶的一部分基本盘,要是再跟他过不去,另一部分估计也得滚出朝廷。从严嵩、徐阶的贪污成果来看,就算徐阶、严嵩两个人的名声有差距也不会差的这么远,一个高高在上,一个卑躬屈膝,造成这...
而徐阶则是另一幅画面。他虽然也贪,但懂得“做人”的重要性。他提拔的官员个个都是文人眼中的“清流”,比如敢查徐阶家产的海瑞,就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更绝的是,徐阶还会做慈善。他在老家修桥铺路、救济穷人,表面看起来是个“为民请命”的好官。嘉靖后期,徐阶通过一系列政治操作,彻底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徐阶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给文人留足了面子;严嵩却背叛了文官集团,自然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有人说,严嵩的失败是因为他站错了队;也有人说,徐阶的成功是因为他会做人。可无论怎么说,这两人的故事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在这个世界上,光有能力是不够的,还得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那么,如果把这两人的做法...
张居正和徐阶 其实还有最后一点,我个人认为,严嵩之所以最后混的那么惨,最大原因还是在于严世蕃。严嵩在贪在乱的同时,是有理智在的。他没有在基本国策上犯过什么太大的错误,同时懂得提拔人才,不至于任人唯亲。而作为儿子的严世蕃,当时任工部尚书,私底下干的各种贪污卖官权钱交易的事情海了去了,而且完全不知...
表面上看,这两个人都是奸臣,但是实际上两个人是不同的,因为:严嵩怠工,徐阶干活。明朝历代首辅没有穷的,要是单靠朱元璋定的死工资,估计都饿死了。所以徐阶贪污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千里做官只为钱,不必奇怪。严嵩时代,大部分的官员分配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钱。这个事由严嵩的智囊严世藩坐镇,什么职位...
投献算贪污?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3-22 14:31 回复 化外人 直抵幽燕 12 严嵩不贪,严世蕃贪,严嵩的200万两白银是徐阶乱报的,目的就是打击严嵩。直到万历朝江西还在追讨严嵩的所谓200万两白银,很多人因此家破人亡。这时严嵩已经死了十几年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3-22 14:55 回复 ...
首先,徐阶在位期间,确实存在贪污行为,但他的贪污程度相对较轻。相比之下,严嵩的贪污行为更为严重,甚至可以说是无度。徐阶的儿子也涉及贪污,但相比之下,严嵩的儿子的行为更为恶劣。其次,严嵩在位期间,独揽大权,贪污成性,怠工不干实事。而徐阶则不同,他上任后便在自己的办公室挂上了“以威福还主上,以政务还诸...
在历史上,严嵩、徐阶和张居正都被提及贪污的问题,但对他们的评价却大相径庭。关键在于他们的动机和行为是否以国家利益为重。徐阶和张居正的贪污,有人认为是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他们明白“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道理,自己的微薄俸禄难以应对政务的繁重和需要。例如,张居正的一品官职虽高,但其收入有限,...
因为徐阶和张居正贪污是为了大局着想,他们知道有钱才能使鬼推磨的道理。如果全靠他们的铁工资,他们什么也干不了。因为就算是一品的张居正,他的俸禄也很少。所以他很需要钱,只能贪污。但是不是为了自己,所以不被称奸臣,况且他是真的为社稷着想。而严嵩就不是,他完全是为了一己私利。严嵩当政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