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锡麟刺杀恩铭的动机很简单,就是“排满”。恩铭、端方、铁良、良弼等人均为满人高官。 有人指责徐锡麟,说恩铭是一个好官,而且对徐锡麟非常好。对于这一点,徐锡麟倒是大大方方地承认了,说:“尔等言恩铭是好官,待我甚厚。诚然!”他进而指出:“但我既以排满为宗旨,即不问满人作官好坏。至于恩抚厚我,固属...
1906年,刚刚升任安徽巡抚的恩铭忽然收到了俞廉三老先生的一封举荐信,一位名叫徐锡麟的年轻人品学兼优,才华出众,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彼时清政府的统治摇摇欲坠,犹如大厦之将倾,急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恩铭当即接见了徐锡麟,结果发现这个年轻人确实有两把刷子,便将其纳入麾下。在恩铭手下,徐锡麟处处谨小慎微...
【题目】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发动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因寡不敌众而失败。革命党人_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解析】1907年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秋瑾在绍兴准备策应,被捕遇难。1911年4月,黄兴亲率一百余名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总督张鸣岐吓得爬后...
光绪三十三年(1907)五月二十六日(阳历7月6日),安徽巡抚恩铭在省城安庆遇刺身亡。刺客不是别人,正是和恩铭有师生之谊的安徽巡警学校校长徐锡麟。徐锡麟是道员,是巡抚的属下,下属刺杀上司,而且是在众目睽睽下当众拔枪射杀,并非暗中行事,此事的意味就非同小可了。更不可思议的是,徐锡麟当众刺杀恩铭后,还和鉴湖女侠秋瑾...
恩铭是当时满洲亲贵中少有的干吏,与铁良、良弼、端方、载泽并列为“满洲五虎”,在安徽巡抚任上恩铭也是兢兢业业,兴办实业、编练新军,政绩斐然。于是,徐锡麟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那就是刺杀恩铭,挫满洲胆气。为此,徐锡麟主动逢迎恩铭,拜恩铭为师,进一步取得了恩铭的信任。徐锡麟经过精心组织,计划于光绪...
1907年7月6日,徐锡麟由于在安庆刺杀了安徽巡抚恩铭,并带领学生军起义,由于双方实力悬殊,最终徐锡麟被捕。徐锡麟被捕后,清政府审问他,并要写下口供,当时他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说:“尔等杀我好了,将我心剖了,两手两足断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杀学生。”由于徐锡麟在大堂上正义言辞,就触怒了清朝...
149集:徐锡麟为唤醒国人,毅然刺杀恩铭,最后英勇就义 #历史剧 #老戏骨 #走向共和 #我的观影报告 - 三分戏说于20220728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686.8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五月二十六日,民主革命志士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在辛亥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关于这一著名历史事件的史实所述多有出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关于此事的档案多件,互相印证,可以较详细的了解徐锡麟刺杀恩铭的前因后果。
解析 C 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刺杀安歡巡抚恩铭,起义失败,徐锡麟被杀害,革命党人秋瑾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因歹徒告密,被捕活难,C项正确。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安庆起义等内容;识记安庆起义的结果、影响。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的主旨是安庆起义,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其刺杀恩铭之后,满汉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而清政府不仅要严加防范汉人对其政治的影响,也需要防范外国洋人对中国的虎视眈眈,更需要防范内部的人以维持大清之统治。 历史就是历史,虽有不甘,虽有冤屈,但是都已经成为了历史。 历史会铭记有功于中国的人 恩铭简介: 恩铭,1906年,他奉命前往安徽担任安徽巡抚,大力推行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