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德高望重的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三位老先生,都被编入了中央纵队总卫生部卫生支队妇女队,董必武任队长,徐特立任副队长。这一年,董必武48岁,徐特立57岁,年岁都不小了。尽管如此,大家还都和青年战士一样,背着东西行军。甚至董必武作为队长,还要负责照应伤病员,安排行程,跑前跑后,走的路比别人多,非常...
由于他们德高望重,资历较深,后来被称为“长征四老”。 他们分别是:徐特立(时年57岁)、谢觉哉(时年50岁)、林伯渠(时年48岁)、董必武(时年48岁)。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大多身居要职,但一生艰苦朴素,不慕虚名,是广受尊敬、实至名归的一代人物!在书法方面。四位老人有着不同的造诣。 徐特立早年是...
长征不仅带来了军事上的成功,还展示了精神和文化上的胜利。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等老革命家在长征路上对书籍的重视,展示了他们对知识和文化的敬重,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示范。他们的事迹将永远被历史铭记,并激励我们继续前进。
在“国语科”一章中,徐特立认为,国语为国民思想交换之工具。他主张小学校“务须除去已往之死文死语,而授以现今通用之语录为要”。 徐特立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任教的6年,不仅将自己的思想系统化,而且影响了一大批优秀的有志之士,包括毛泽东、蔡和森、何...
董必武曾于1945年、1954年和1958年三次出国访问,期间,他把节约下来的外汇都上交给了国家。 1975年4月2日,董必武因病逝世。 五、林伯渠 林伯渠于1886年出生在湖南常德安福(今临澧)。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长征时,林伯渠担任红军总供给部部长,主要的任务是负责筹粮、筹款。
当部队决定分配马匹给年长的董必武、徐特立和谢觉哉以减轻行军之苦时,董必武起初是拒绝的。但最后知道徐、谢两位都已有马匹后,才心安地收下。这几匹马都十分健硕,性格温和。三位长者都有文人之风,行囊中不乏珍贵书籍。在艰难的长征途中,面对部队的轻装前行令,他们都试图将自己的行囊尽量简化。一次,何长工发现...
1939年,徐特立致信在家里的小女儿,反复叮嘱她要孝顺母亲、关心照顾母亲;1940年,徐特立奉命离开八路军办事处回到延安,他心里仍旧记挂着妻子和孩子。当得知董必武出差要路过长沙,便请他给妻子带去一封问候信。 同时,徐老对妻子的关爱又是真诚的、永恒的。
朱德问董必武和徐特立:“你们两个骑马骑得惯吗?我们去南泥湾看一看那里的情况。” 董必武和徐特立表示二万五千里的长征都走过来了,骑马算得了什么。就这样朱德和董必武等人前往南泥湾查看情况。 4天后朱德写了一篇名为《论发展边区的经济建设》的文章交给毛主席审改。
预览播放中,打开优酷APP看高清完整版 杨志书董必武诗选之《挽徐特立同志》 +追 超清画质 评论 收藏 下载 分享 选集 57:14 杨志明读毛选之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七篇《反对党八股》 2022-08-04 26:53 杨志明读毛选之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六篇《整顿党的作风》下 2022-07-25 33:22 杨志明读毛选之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中国红军长征中年龄最高的是: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 徐特立最大徐特立,1877年出生,湖南长沙人。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34年参加长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