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和徐树铮就这样一见如故,聊天非常投入。段祺瑞慧眼识珠,觉得徐树铮这一位年轻人虽然目前落魄,但见识非凡,知识文化底蕴深厚,是一个人才,于是聘徐树铮为记室,也就是相当于文字秘书。这样,徐树铮能投靠了明主,结束在济南落魄流浪的生活状态。1905年,段祺瑞又出资送徐树铮去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军事。五年之...
民国北洋名将徐树铮,是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的幕僚、智囊、号称段祺瑞的“四大金刚”,对主子段祺瑞忠心耿耿,愿意马首是瞻,被人称为段祺瑞的“小扇子军师”,民国著名的“小诸葛”。徐树铮与段祺瑞的合作,犹如三国谋士和君主一样,创造了民国历史上臣子和主子合作的佳话。但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徐树铮辅助...
冯玉祥巧妙地布局了这起暗杀事件,他凭借对北京警备部队的掌控,在徐树铮赴津的路上设伏,将其一举击毙。为了混淆视听,他又巧妙地安排陆建章之子现身现场,营造出了一出为父雪恨的戏剧性场景。1925年12月30日,徐树铮在梦乡中被悄然拽出火车,毫无招架之功地遭遇了枪林弹雨,其颇具争议的生涯就此画上了句号。这...
代表作《建国铨真》 徐树铮(1880年—1925年),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军事人物,北洋军阀皖系名将。字又铮,号铁珊,又号则林,江苏萧县(今属安徽)人,因区别于同时期的另一政治人物徐世昌,人称“小徐”。 徐树…
1919年6月,徐树铮被任命为西北筹边使,开始筹备收复国土之事,徐树铮这个人虽然毛病多爱得罪人,但他就是有才,这次收复蒙古把他身上的才华展现的淋漓尽致。他先是在中蒙边境多伦设立指挥部和后勤供应处,保证军队不能像现在俄罗斯士兵一样没饭吃,为了展示中国军队的威风,风尘仆仆的形象肯定不行,所以按照阅兵...
本文笔者就讲述徐树铮将军从一个天才少年,一路成长为军政奇才,其成长的非凡之路充满了传奇色彩,令人叹为观止。徐树铮的童年 徐树铮是安徽人,晚清末年出生在江苏萧县醴泉村(今属安徽)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父亲名字叫做徐世道,后来成为一名乡村私塾讲师。然后,在1873年时,徐世道被选为选贡生,先后...
1919年,北洋军阀皖系名将徐树铮武力迫使外蒙古取消自治,成功收复外蒙后,在外蒙古库伦(今乌兰巴托)与外蒙古的王公贵族拍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镜头前,一身戎装,英姿飒爽,威风凛凛,手持指挥刀,站立C位之人便是有着“小徐”之称的北洋军阀皖系名将徐树铮。而紧靠着徐树铮上下左右边的则是外蒙古的王公贵族...
徐树铮直接面见外蒙古领导人,并通过警告和施压,促使对方接受了撤治的决定。这种强硬的策略最终导致了外蒙古全境的重新归属中国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四处树敌 徐树铮是一个猛人,但是猛人往往容易树敌。徐树铮为了段祺瑞鞠躬尽瘁鞍前马后自然也是得罪了不少的人。1918年徐树铮伙同奉系杨宇霆在秦皇岛口岸利用一份...
说起民国以来的领土丢失,很多人首先想到外蒙古的独立。其实,北洋民国时期,曾一度收复外蒙古——当然这个收复仅仅是昙花一现。收复外蒙古的将领,是徐树铮。徐树铮因收复外蒙古而被称赞,但是他后来却被冯玉祥杀死。那么,冯玉祥为什么要杀死徐树铮?徐树铮与皖系军阀 小编在别的文章里多次提过,民国初年的格局,...
徐树铮共有四个儿子,但只有两个儿子健康长大,分别是长子徐审义和次子徐道邻(又名徐审交)。徐树铮死后长子徐审义选择留在国民政府内部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徐审义留在了苏州,1968年因病去世。尽管生活并不如意,但徐审义尽力维持了家族的尊严和荣誉。次子徐道邻则是一位著名的法律人士,他在国民政府中担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