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林,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3年在武汉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导师:张清杰院士、麦立强教授),2013-2016年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Charles M. Lieber...
— 2022WUTAA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徐林获评“荆楚楷模”11月7日,“荆楚楷模”2022年7—8月上榜人物名单日前揭晓,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徐林上榜。这位36岁的博士生导师,在纳米储能领域取得多次原创性攻关突破。他一边扎根科研,一边站稳讲台,正...
徐林:奋斗在科研路上 我乐此不疲 我叫徐林,今年36岁,目前是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奋斗,我以此为乐。 已关注关注重播分享赞关闭观看更多更多正在加载正在加载退出全屏切换到竖屏...
第一作者:赵历 通讯作者:麦立强,徐林 通讯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麦立强,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博导,副校长,国家杰青(2014),长江学者(2016),“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1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8),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会士(2022),中国化学会会士(2023)。材料化学与...
第一作者:赵历 通讯作者:麦立强,徐林 通讯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麦立强,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博导,副校长,国家杰青(2014),长江学者(2016),“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1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
回首自己走上科研之路的历程,他更注重从本科阶段就开始发现和培养人才,引导学生提出原创性思路。近年来,他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得创新创业竞赛国家级奖励。 武汉理工大学视频号 期待你的关注 武汉理工大学融媒体中心
近期,武汉理工大学麦立强教授和徐林教授发表综述,探讨了纳米线(NWs)在提高固态锂电池(SSLBs)性能和安全性方面的创新应用。相关研究内容以“Nanowires for 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ies”为题目,发表在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本文要点:本文系统地综述了纳米线从合理的设计和合成策略到在固态锂电池...
17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在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见到徐林教授。今年38岁的他研究纳米线固态电池已近20年了。2004年,18岁的徐林考入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一时便对科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开始跟着导师麦立强教授进实验室做项目。徐林在实验室。长江日报记者汪洋 摄 纳米即毫微米,其直径...
徐林是美国哈佛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提出单纳米储能基元原位表征,实现纳米线储能芯片从0到1的突破,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这些年来,徐林不断走在创新路上。在武汉市委组织部、共青团武汉市委联合开展的首届“汉漾”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