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徐帅正压低帽沿坐着喝茶歇脚,主要是想打听消息,结果他听到一声“徐总指挥”,徐帅心中一惊,抬眼一看是耿飚,两个激动地抱在一起。原来陈明义已经把消息送到援西军刘帅的手里,刘帅非常着急,就派熟悉徐帅的耿飚去找人,耿飚当年曾被毛主席派到红四军中防止张国焘搞分裂,耿飚来到红四军后,经过一段时间...
随后大家经过商议,决定让陈昌浩和徐向前离开部队,先回延安向党中央进行汇报,其他人留下了继续打游击,就这样,徐、陈二人踏上了回延安的路。在回延安途中,一身商人装扮的徐向前,混迹在大街上的人群中,匆匆的向前走着,突然有人拦住他,喊出一声“徐总指挥”。徐向前心中一惊,等回头看清楚叫他的人是耿飚时,...
现在的徐向前,跟以前那个在指挥部里穿着笔挺军装、指挥若定的领袖大不一样了,但他眼神里那份坚定和不屈服,还是老样子。听到那话,徐向前身子轻轻晃了晃,接着转过身,眼睛里满是说不出的情绪。就在那一刻,时间好像回到了过去,所有的劳累和辛苦都被那一句“徐总”给冲散了。就算两个人现在都碰到了大麻烦...
不过,今天要讲的,不是前线的炮火,而是发生在西北的一件真实事儿——耿飚在甘肃平凉附近的一个小镇上,发现了化装成商人的徐向前,忍不住喊了一声“徐总指挥”。一、红军会师与西路军的出发 要说这事儿,得先从1936年讲起。那一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
耿飚发现徐向前,忍不住大叫:徐总指挥 自西路军背负使命踏上西征之路,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心便紧紧悬起。当西路军西征失利,陷入绝境的消息传来,毛主席下令:“不惜一切代价,营救和寻找失散、被俘的同志!”1937年3月中旬,援西军在司令员刘伯承和政委张浩的带领下抵达镇原地区。突然,一封加急电报打破了行军的节奏...
1937年,耿飚发现混迹在西北小镇的徐向前,忍不住大叫:徐总指挥 1937年春天,甘肃庆阳屯字镇,耿飚正为西路军的惨败和自己的处境焦虑不已。墙上张贴着捉拿“匪首”的告示,一名身穿破烂长衫的“老者”,却不慌不忙从旁边路过。耿飚突然眼前一亮,对着这名老者大喊“徐总指挥!”挥师西进 踏上荆棘征途 1936 年 ...
与此同时,耿飚已通过可靠的渠道,将发现并保护了徐向前总指挥的紧急情况,迅速上报给了红军在陇东地区的相关领导机构。这一消息很快传递到了位于陕北的党中央,引起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关切。考虑到徐向前的安全和尽快返回延安的需要,党中央指示当时正率领部队在附近地区活动的刘伯承、邓小平(时任援西...
1937年,耿飚在西北小镇发现徐向前,喊出“徐总指挥”的那一刻,不只是俩人命里的巧合,也是历史的一个小节点。徐向前能回来,给共产党保住了一个顶尖将才,后来的抗战和解放战争都少不了他的份儿。耿飚那股子果断劲儿,也让人瞧得出革命者的担当。这俩人的故事,刻在革命史里,激励着后头的人为民族复兴接着干...
就在这紧要关头,那人迅速从马背上跳下来,情绪激动地喊道:“徐总指挥,真的是您本人吗?”徐向前定睛一看,瞬间激动得眼眶湿润,声音颤抖地喊道:“老耿!”在耿飚的精心安排下,徐向前被顺利护送抵达了延安。耿飚接到徐向前后,继续四处搜寻,最终成功找回了几百名走散的西路军战士。抗日战争全面打响后,徐向前被...
徐向前元帅,人称”徐总指挥”。这位出身寒门的山西老乡原先是个小学教师,后来投笔从戎,个人经历颇为传奇。他不仅在红军时期建下赫赫战功,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中也是常胜将军,被誉为”红军之鹰”。早在鄂豫皖根据地时期,徐元帅就展现出了超凡指挥能力。当时苏区仅有三四百名游击队员,形势孤危无助。徐帅到任后...